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32期第1版
 
2008年第132期第2版
 
2008年第132期第3版
 
2008年第132期第4版
 
 

中药注射液先天不足导致问题频出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在绝大多数的中国百姓心中,有这么一个定律:中药就是比西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然而,近几年不断发生的鱼腥草、刺五加、茵栀黄等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问题,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中药注射液到底还能不能用?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孙忠实教授。
  问题多,源于老百姓用药安全意识增强了
  “首先要强调的是,近年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多了,并不代表相关恶性事件在增加。我认为,它说明现在老百姓更关注用药安全,对药物副作用的警惕性大大增强了。”孙忠实说。
先天不足导致问题频出
  目前,中药注射液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将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并制成注射液。“比如葛根素注射液等,凡是带‘素’字的,都是提纯制剂。这类注射液纯度更高,所以更安全一些。”孙忠实指出。另一类中药注射液,就是直接将药物制成制剂,并没有提纯的过程。
  中药注射液出问题,有“先天不足”,也有“后天人为”的因素。第一,不可否认,注射液本身就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严格来说,中药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有害成分和致敏成分,到目前都没有分得很清楚。一旦制成针剂打进血管里,就容易出事情。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原因就在此。”孙忠实说。
  第二就是人为因素。一些企业在生产中药注射液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GMP规定,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称,刺五加注射液事件是细菌污染导致,而茵栀黄注射液事件是输液反应,二者都不是中药本身的问题。
用药遵循两个原则
  减少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要从“用对药”入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中药注射液的常见问题是过敏反应。从现有资料来看,过敏反应占不良反应的2/3。中药中含有蛋白质等成分,因此使用前,一定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和基本生理状况,制订合理给药计划;年老体弱及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儿童、孕妇等慎用。
  “我认为,在其他药物能代替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静脉给中药注射液。即使要用,也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尽量选择带‘素’字的;第二,要讲究辨证施治。同样是刺五加,并不是所有的心血管问题、活血化淤,都适合用。”孙忠实强调。同时,生产企业要提高质量标准,尽量把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有害成分和致敏成分弄清楚,把不好的成分去掉,而且要严格按照GMP标准生产,质量上绝不能打折扣。这样,老百姓用药才能有保障。(摘自《生命时报》  徐李燕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