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32期第1版
 
2008年第132期第2版
 
2008年第132期第3版
 
2008年第132期第4版
 
 

羌活为祛风散寒燥湿要药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羌活气味辛、苦、温,无毒。辛能祛风,苦可燥湿,温能散寒,有较强的散寒驱风、胜湿止痛之功,善治太阳经头痛。
 治风湿身痛  王好古曰:“羌活气雄,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非此不能除,乃却乱反正之主君药也。”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背之痛见长,故上部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需与防风配伍,如蠲痹汤、羌活胜湿汤。
 散外感风寒   羌活辛温,“雄而善散,可发表邪”(《雷公炮制药性解》),其发表之力较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本经逢源》称之为“非时感冒之仙药”,宜于风寒夹湿之感冒,代表方如九味羌活汤。羌活等风药祛风湿时,用量宜重;解散风寒时,用量不大。若作为升阳升清时,则品味多而用量小。
 止太阳经头痛   羌活主治太阳头痛,尤以治疗风寒夹湿之头项痛强者为宜,与川芎、藁本等配伍,如羌活芎藁汤(《审视瑶函》)。通过配伍也可治多种头痛,如《本草逢源》载:“与芎同用,治太阴、厥阴头痛。”临床认为,大凡头痛,当责之风。头痛多用风药者,因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该药为太阳经之风药,善达头部,故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偏正头痛,皆可配伍,但仍须分辨经络部位,以及兼夹诸邪,用之才更确当而有效。若督脉为病,头痛、脊强而厥,亦用羌活,常配藁本、川芎等。
  羌活辛温香燥之性较烈,阴虚、血虚、全身空痛、虚弱乏力者禁用。用量较大时,脾胃弱者易呕吐。常用量3~10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王   勇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