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31期第1版
 
2008年第131期第2版
 
2008年第131期第3版
 
2008年第131期第4版
 
 

老百姓离不开的“贴心医院”——改革开放30周年看平顶山市直机关门诊部发展历程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张惠霞
    实行职能转型,以单纯的医疗服务转型为公共卫生服务,以真诚、热情、细致、周到换取病人的理解和信任;技术精湛、价格低廉,以立足“小社区”、提供“大服务”的思想理念,打造出了鹰城“社区卫生服务”新亮点。
    改革开放30年来,平顶山市直机关门诊部逐渐发展壮大,先后开办了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工作。他们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低廉的收费不仅赢得了辖区居民的赞许,同时得到了省、市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2001年,该门诊部获得了“河南省先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势在必行
    “平顶山市直机关门诊部于1957年成立,当时定位就是为全市机关的离退休老干部做好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随着市政府对街道的整体规划,市直机关门诊部的经营面积‘萎缩’,100多名干部职工在低矮的两层小楼里办公和给病人做治疗,诊治环境非常不佳。怎么办?想走出困境就必须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如果我们不做大胆尝试,就无法探索出科学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新路子。”市直机关门诊部主任张武正如是说。据张主任介绍,为了充分发挥市直机关门诊部的职能作用,也为了能为居住分散的离退休老干部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解决好内部职工分流问题,市直机关门诊部经过研究决定,于1992年率先在市干休所设立了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并选派技术精湛的全科医生和护士到该服务站工作。之后,市直机关门诊部又相继在市政府家属院、曙光街、黄楝树等居民区设立了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服务站的设立不仅为老干部和辖区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障,同时对本单位职工也进行了合理化的人员调配和分流,成功走出了一条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市直机关门诊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转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业务知识考核与工资直接挂钩  
    “我们不仅要为患者看好病,服务好,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否则就会被淘汰。”新华区曙光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罗冬梅对记者说。
    据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张惠霞主任介绍,单位设立的9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上,医生和护士首先要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全科医师培训证、护理执业资格证、全科护士培训证,同时还要衣帽着装整齐,佩带单位统一制做的胸卡。另外,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每年每个服务站都要组织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对成绩较好者单位要进行奖励,对综合考评成绩差者实行扣分制,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将待岗。
    为加强院内感染,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张惠霞主任不仅要组织专家到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居委会组织辖区居民开办“健康知识教育”进家庭学习活动,同时建立家庭人员健康档案和60岁以上个人病历记录。为杜绝医源性感染,对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情况要逐一进行登记,要求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垃圾必须做到药物浸泡、毁形处理。
即使“赔钱”也得走社区这条路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该部设立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设置了观察室、全科诊室、处置室、治疗室、药房、健康教育室,业务用房分配十分合理,就诊环境干净舒适,病床和药品归类摆放整齐划一,无菌操作比较规范,B超、心电图、化验、血糖检测仪等医疗器械一应俱全。
    据市直机关门诊部主任张武正介绍,为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让辖区居民看得起病,各个社区服务站药品统一招标,不加其他利润,以最低的价格卖给病人,另外免收挂号费、诊疗费、一般身体检查费,实行一日清单制,提高病人花费透明度。再者是强化服务理念,开展优质服务评比活动,为居民免费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我们将以真诚的服务换取病人满意。无论工作有多艰难,只要能为辖区居民做些有益的事情,即使‘赔钱’也得走社区卫生服务这条路。”张武正说。
办老百姓离不开的“贴心医院”
    “医生的服务态度好,技术水平高,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俺的身体有不对劲的地方,一个电话医生就到家了。”正在黄楝树社区卫生服务站打吊针的李志荣老大娘动情地说,“俺和俺老头子已70多岁了,身体都不是很好,小病不断,去大医院看次病得找孩子们陪着,很不容易。到了医院,还得排队挂号、检查、取药……到这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可就方便多了,一进门,就被医生护士搀着坐下了,各种检查不收费,随到随看也不用排队,打一瓶吊针才收5块钱,这社区卫生服务站真是俺们的‘贴心医院’啊!”
    十多年来,市直机关门诊部通过努力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有力的医疗安全保障。在谈起下一步发展时,张武正主任向记者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服务与管理技能;同时要更新医疗设备,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实行所有权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劳务分配统一、药品管理统一,努力打造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品牌效应,设立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为市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