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30期第1版
 
2008年第130期第2版
 
2008年第130期第3版
 
2008年第130期第4版
 
 

“蜘蛛侠”医生宋言峥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张晓华  董文安  通讯员  张义
 41岁的宋言峥,是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过着学生般单纯的生活,从医院到家两点一线,顶多是外出参加会诊。
    前不久,因在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宋言峥捧回了河南省青年优秀科技专家奖。面对记者“请问您有什么业余爱好”的提问,老宋困惑地瞪大双眼,努力思索半天,憨厚地一笑说:“俺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麻将,实在想不起有啥爱好……”
    其实,要是就此认为宋言峥有些“土老冒”,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翻翻他的履历,可是正而八经的“海归”:84级河南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曾在香港进修半年,美国研修近两年。赴港留洋的经历,丝毫未改他的朴实,依然一口纯正的河南腔,耐心地为病人答疑解惑,心无旁骛地在学术海洋中遨游。
    那宋言峥下班后干什么呢?答案是上网。
    早在去香港、美国进修时,宋言峥就养成了从网络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几年下来,他收集了不少胸外科疾病方面的宝贵资料。在美国学习期间,他最深刻的体会是,美国对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特别规范,尤其重视肺癌的分期。
    宋言峥说,在美国,接受治疗的肺癌病人,大都是Ⅰ期Ⅱ期的,而在我国,病人得到确诊时,往往已是Ⅲ期以上,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还有结核病患者,一些需要外科治疗的,往往没经专科医生治疗,结果导致病人迁延不愈,二次手术率明显增加。
    目睹这些现状,宋言峥有些心焦,迫切想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把几年来积累的经验与资料,包括他发表在SCI(国际公认的、最为重要的科学引文索引)杂志《欧洲外科》上的科技论文等,跟业内同行们共享。突然有一天,他在浏览一个外国专业网站时,醍醐灌顶般灵机一动——“织”一张自己的网,把好东西全粘上去,邀请同行们来品尝!
    说干就干,宋言峥立即把这个主意告诉了妻子,妻子看着丈夫的高兴劲儿,自然没二话说。
    之前,夫妻二人对设计网站无半点经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先得注册域名、购买空间,而最难的是网站制作。宋言峥给自己和妻子分了工:熟练计算机操作的妻子负责网站的设计制作,自己负责医学资料的整理与分类。
    于是,俩人一个忙着找老师学习程序设计,一个忙着整理资料,该翻译的翻译、该上传的上传,常常是“一不小心”就忙到了深夜一两点。
    经过一个月的“挑灯夜织”,网址为“www.chinalung.org”的“中国肺癌结核外科网”大功告成。织就这张网的材料,不仅有宋言峥和妻子的心血,还有他的头发丝——头发成片脱落,变成了“鬼剃头”。生来不拘小节的他顾不上多照镜子,赶紧联系同行,为自己的网站“揽客”。
    一转眼,宋言峥的网站两周岁了。这个网站渐渐成了胸外科医生沟通和学习的平台,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许多同行通过网站下载资料,也有人把棘手问题发到他的信箱求助,还有患者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他的网站,寻医问药。一次,一个江苏的女患者腰椎结核被当作单纯的腰大肌脓肿来治,结果病情迁延不愈,走路都佝偻着身子。她专程来到河南,找到了宋言峥,经手术治疗后,终于挺直了腰杆。
    这个网站看似不起眼,然而,在夜深人静时,闪烁的荧光屏前,都有一双认真的眼睛,在仔细研究那些单调的数据。淳朴的脸庞上挂着一丝微笑,善于结网的“蜘蛛侠”医生宋言峥,心里充溢着些许孩童般的、“行侠仗义”后的快乐。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