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戴俊 通讯员 黄红亮 陈卓)近日,记者从漯河市卫生局获悉,通过采取多项筹资方式,层层落实到人,今年漯河市38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就医条件。 今年漯河市38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被纳入省定建设项目,也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承诺的“十大实事”之一。在村卫生室建设过程中,该市卫生局按照《河南省村卫生室基本标准》,以统一标准、完善功能、充实内涵为原则,以基础设施改扩建为重点,加强对村医的人才培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多方筹资方式,以省级安排补助资金为主,市、县两级配套为辅,不足部分由乡、村集体和乡村医生自筹;并明确规定各县区卫生局局长为村卫生室建设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做到措施到位、监督到位、责任到位,按时完成了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据了解,建成后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四室分开,标识醒目,内部装修干净整洁,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正确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出诊箱、供氧设施、身高体重计、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基本诊疗设备齐全,并配备有电视、VCD等宣传教育设备,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在县(区)卫生局统一领导下,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业务、药品、考核等统一管理,实现了基础设施标准化、诊疗操作规范化、规章制度统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