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29期第1版
 
2008年第129期第2版
 
2008年第129期第3版
 
2008年第129期第4版
 
 

改革创新求发展 立足服务促和谐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镇中心卫生院   万书才  周先强  王秀平
      信阳市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镇中心卫生院位于著名的风景名胜鸡公山下,中州名镇李家寨镇南大门千年白果树旁,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36名,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名,其他医护人员30名,开设病床30张,临床科室齐全。医院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爱婴医院”等多项光荣称号,同时也是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乡镇卫生院生存与发展较为困难的环境下,李家寨镇中心卫生院围绕抓管理、促发展、上台阶这一主题,突出重点科室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促进服务创新,使业务总收入从1998年的不足20万元猛增至去年的100多万元,今年1~10月,医院的业务总收入又达到150万元,每年以较大的速度递增,走出了一条乡镇卫生院跳跃式发展之路。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卫生院由过去的低矮平房到今天的宽敞明亮楼房,病人的住院条件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2008年,医院投资60余万元建设了一座标准化的病房综合楼,极大的改善了就医环境。为营造良好的外部就医环境,通过整体规划,医院领导班子决定将院落路面进行了硬化,院内的花草、树木已渐成规模,如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为方便病人就餐,保障后勤服务,新建了厨房和餐厅,厨房内炊具一应俱全,餐厅干净整洁,由专人负责24小时为病人提供热水服务。
  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医院一是大力培养、引进人才,有计划地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不断吸引优秀的技术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二是不断更新硬件设备。300manX光机、大型进口B超、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等大型医疗设备,保证和满足了医疗需要;三是不断开阔医疗市场。尤其是近两年,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利用新农合作给医院带来的发展良机,不断优化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医疗市场不断扩大,吸引了周边乡镇的病人,门急诊、住院病人节节攀升,医院效益一年一个新台阶。
  在卫生院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改革创新一直贯穿于始终。创新其一体现在服务上:医院设置了投诉电话,凡投诉电话必接,当即处理;全体员工必须统一着装、统一文明用语、统一行为规范、违反规定者必罚;病人前来看病或者治愈出院,均可享受免费接送的礼遇;同时要求全体员工,“对年轻人微笑一点、对老年人主动一点、对外地人和蔼一点、对不知情的人耐心一点、对自视过高的人顺从一点、对有困难的人多帮助一点,对有意见的人诚恳一点、对性格急躁的人忍耐一点”的八个一点。由于大打服务牌,使周边乡镇的就医群众纷至沓来。
  创新其二体现在管理上:一是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首先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做到合理定编、定岗、定员。其次实行绩效工资制,大力推行成本核算,使工资、奖金与工作质量挂钩;再者是实行管理工作制度化,从抓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技术、重点病人入手,狠抓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强化质量监控,规范各项诊疗流程,将质量监控前移,完善了院、科级人员自我管理的质量;四是打造服务平台,实行科技兴院,注重人才培养,鼓励职工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修,对取得专业文凭者的学费,给予重点支持。
  创新其三体现在业务上:通过聘请专家坐诊,与上级医院在业务上纵向联合等方式,使医疗业务范围向纵深发展,赢得了群众的信赖。针对群众的需求,医院有针对性的增设专科,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同时转变服务模式,深入基层和社区开展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知名度,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通过各项业务创新,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耕耘,春华秋实。十年在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但卫生事业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如今,李家寨镇中心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全院干部职工正以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精神向着更高的目标大步迈进。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