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医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改革开放30年解读信阳市第二中医院发展之关键词 |
|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尹朝铃 符道政 张虹桥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信阳市第二中医院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近年来,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信阳市第二中医院进一步深化中医医疗机构改革,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调整服务结构,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医院领导班子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积极探索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模式和内容,进一步推进了医院的持续发展。全院医务人员经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讲正气、树新风活动的洗礼,精神更加振奋,工作热情更加高昂。 院长李玉华说,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系统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信阳市第二中医院全体人员创造了医院中医中药事业的辉煌,谱写了广博、灵动的继承、发展、创新篇章。 关键词一 快速发展 信阳市第二中医院始建于1952年,位于信阳市繁华的民权大道中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占地面积4.5亩,使用面积17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千万元。医院首批被市、区级政府批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伤保险定点医院、新农合定点医院,也是省宋庆龄基金会医疗服务委员会“优惠就诊定点医院”。其技术力量雄厚,中医优势明显,医疗设备先进,科室功能齐全,特色专科突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 改革开放前,医院医疗用房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医务人员78名,住院床位70张。仅有一台50毫安的X光机和几台常规的检验设备,固定资产不到40万元。年收入20多万元。 改革开放为医院带来了勃勃生机,医院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医院以良好的社会信誉,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跨入了信阳市中医发展的强方阵。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40人,退休职工63人,专业技术人员占90%,其中高、中级职称67人,占总数的49%。拥有东软飞利浦螺旋CT、带闭路电视的500毫安X光机、美国GER200E—B超并配YA-G-6000工作站、十二导联全自动心电图机、多功能心电工作站、经颅多普勒诊断仪、十八项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十项尿电脑检查仪、血流变诊断仪、全自动牙科治疗台、全电脑彩色双屏乳腺诊断仪、数码电子阴道镜、肛肠病多功能治疗管理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为临床各项诊疗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医院综合竞争力。 为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医院领导班子着力在发展上提速,发动全院职工多方筹集资金,新建了病房楼,并配置有医用电梯,每个病区均设有高、中档病房,以满足不同病人的住院需求。目前,医院标准化的手术室、中心供氧、中央吸引、床头呼叫、自动报警系统、虚拟程控电话等先进设备及配套的高档医疗服务设施,为住院病人提供了温馨的就医环境。 关键词二 人才与专科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竟争日趋激烈,医院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院长李玉华和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到,医疗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技术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特色专科的竞争;对中医院来说,与西医院相比,普遍存在着整体实力不足、知名度低下、大型医疗设备缺乏,以及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因此,集中人才资源和有限资金,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走专科专病之路,是中医医院发展的主导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突出重点,快速发展,增强竞争实力;才能确保自己在某一领域上的先进地位,在医疗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才能以点带面,以龙头科室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壮大,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以李玉华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努力做好“一个关键、两个重点、三个带动”。一个关键是确定医院重点发展专科,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结合外部医疗市场状况,选准医院发展的突破口;两个重点,一是注重人才技术的培养,包括提高学科带头人的知名度、培养合理的人才梯队及专科人才的后备资源,二是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强化专科的整体实力;三个带动即带动其他专科的发展,带动医技科室的发展,带动院内制剂的发展。 与此同时,继续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不断提高中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院领导班子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特色专科建设,把原有的特色专科,如肛肠科、儿科、口腔科、骨关节病科做强做大。肛肠科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中药熏洗、中药外敷、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微波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法,对专科常见病、多发病,采取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率≥70%,缩短疗程,降低治疗费用。肛肠科由于突出的成绩,被省中医管理局授于“省重点专科”。儿科运用中西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疗效好,费用少。为了更好地方便患者,最大限度地减轻病患痛苦,突显出中医药在专科专病治疗上的优势,骨关节病专科充分发挥专科特色,着力打造名牌科室,把解除病人的痛苦放在首位,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市级重点专科,病源辐射邻近县市。 关键词三 规范管理 开展“放心中药房”建设,保证药品质量。医院成立了药事委员会和药品质量检查小组,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和《毒麻药品管理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在医院药事委员会统一督导下严把药品质量关、价格关,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流入院内,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医院积极支持市组织的药品采购集中招标工作,严格按照市招标办文件和有关规定执行;在创建“放心药房”活动中,制定了活动方案、管理措施,大力开展创建“放心药房”活动的宣传,从硬件建设着手,给中药房、西药房配备干湿度计,西药房订做固定药架,做防鼠板,同时对中西药房、药库内部布局进行规范调整,投入万余元进一步规范了药房建设。 严格按照《河南省中医医疗机构业务考核标准(试行)》和《信阳巿中医医院综合管理质量检查标准》规范医疗行为,制定了医疗质量检查方案,严格医院准入制度,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认真履行抗菌药物分级分类管理规定和临床用药三线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大处方、人情方;紧绷质量弦,严把医疗、护理、院内感染控制、中药炮制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狠抓医院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继续推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把每位医生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并将业务收入与工资、奖金、晋升、年终评先等相互挂钩,使人人有动力,人人有干劲,切实让能贤之人有用武之地,充分调动大家同心协力干事业,乐于奉献作贡献的积极性。 好风凭借力,扬帆万里行。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信阳市第二中医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全体员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他们满怀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医这面大旗,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迎接更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