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28期第1版
 
2008年第128期第2版
 
2008年第128期第3版
 
2008年第128期第4版
 
 

用制度和热情服务保障健康档案不再“难产”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吴玉玺
  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述,但并非所有人对此都有足够的重视,加上一些历史和社会原因,致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不是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茁壮成长”,更有甚者,在有的地方,居民健康档案的顺利“出生”都变得有点难。
  本报记者对开封市部分社区进行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局部问题,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居民的不信任、资金投入的不足,让一些地方居民健康档案“难产”,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居民之所以不信任,不配合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也是有原因的。他们不是不喜欢健康档案带来的好处,而是担心健康档案可能带来的麻烦和潜在危险。健康档案涉及居民家庭的详细资料,涉及许多家庭或个人隐私,万一这些隐私被泄露出去,谁负责?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些隐私不会被泄露?
  另一方面,资金保障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整个社区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仅仅就材料成本来说,也不是一笔小账,即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愿意义务劳动,甚至自己掏腰包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也不是每一个社区服务站都有能力这样做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了我们的社区卫生事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如果政府对这项带有公益性质的工作不能给予足够的财政保障,仅仅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奉献精神,那是靠不住的。
  要保障居民健康档案不再“难产”,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对健康档案进行规范管理,保障居民家庭或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比如严格的查询登记制度,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其他人除非特殊情况需要,不得查询他人健康档案;致使居民隐私资料泄露,造成不良影响者,追究社区卫生机构的责任等。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用热情的服务和过硬的医德医术,主动去赢得居民的信任。如开封市梁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出“合同制服务”,积极主动去做工作,还是能够赢得绝大多数社区居民的信任的。
  三是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转和必要的财政保障机制,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能力、有条件去为社区居民服务。
  随着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对社区卫生事业的逐渐重视和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