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27期第1版
 
2008年第127期第2版
 
2008年第127期第3版
 
2008年第127期第4版
 
 

医改向基层倾斜好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据我所知,如今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一般无养老保险,无门诊医保,无住房公积金,无防暑防寒补贴,收入无保障成为高职称高学历医生不愿落户基层的最直接原因;加之基层设施差,没有像样病房、诊断室、必要的医学检查仪器设备,导致大量的病源流失。农民群众看病都涌向大医院,基层卫生院却无病可医,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直接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我要大声对医改向基层倾斜叫好。
  第一,医改应因地制宜,分地区、分阶段建立和实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为基层群众谋福利,保障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农村群众有病可医,有药可用,而不会因病致贫,是我们对医改的希望。
 第二,加大农村卫生机构的建设力度。政府有必要加快农村卫生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投入,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模、功能和布局,整合卫生资源,投入新型设备,完善医疗技术,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第三,应设立基层人才扶持专项资金,为农民群众培育“身边的好医生”。笔者认为,加大基层人才扶持力度,建立人才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和素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人才梯队,改善人才结构是提高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基层人才扶持方面设立专项资金,完善监督机制,保证资金落实,保障基层医生工资、福利待遇,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要向基层进修人员提供便利,开通进修绿色通道,实施减免进修费用,定期组织医疗队下基层指导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待遇和人才素质,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农民群众培育“身边的好医生”。
 基层医院实力要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离不开国家良好的政策,医改新方案的出台使我们基层医生看到了希望,医改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医院领导的重视,人才自身素质的提高,基层医院才能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焦作读者口述 刘旸 整理)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