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24期第1版
 
2008年第124期第2版
 
2008年第124期第3版
 
2008年第124期第4版
 
 

中药的传说:当归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张晓华/整理
    当归,是中医和血补血的要药,对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归,故名当归。《本草纲目》载:“当归调血为妇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正应当归之名。
    在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脚下渭水源头,住着一对恩爱夫妻,男的叫荆夫,女的叫秦娘,夫妻二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不久,秦娘怀孕生子,得了产后血症,荆夫四处求医治疗,不见好转,心里着急。一天,门口来了一位老道人,声称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种百草百药,医治人间疾病,如荆夫愿去求药,秦娘之病可治。荆夫听说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当即随老道前往。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到了峨嵋山。这里重山叠嶂,云海绵绵,仙洞天池,奇花异香,真是个神仙境地。老道人将荆夫领到一座茅庵旁,指着一种紫杆绿叶开着葱白伞形花序的植物说:“这就是你要找的那种药,现在正在开花,要得成药,最少要三年时间,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种成药,还得施肥除草,精心护理,如有疏忽,时间倍增。”
    荆夫按老道的指点,披星戴月,辛勤栽务。三年过去,所栽之药有了收获,他心里非常高兴,准备回乡给秦娘治病。临行之时,拜别老道。老道人将所栽之药捆在一起,交给荆夫说:“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归,当归,当归!”当归之名即从此来。老道人边说边开得药方一剂,交给荆夫。荆夫接药,感激不尽,双膝跪地,再拜师傅:“不知此药能在吾乡栽种吗?”老道犹豫片刻说:“要种此药得有三个条件:适宜的气候,湿润肥沃的土壤,勤劳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观弟子家乡有此三宝,这里有少许种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
    荆夫拜别师傅,星夜赶路,半月后回到家里,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当即将所带之药如方配制,给秦娘灌服,病情立见好转,不久便痊愈。夫妻二人感激不尽,就将老道人所赠药籽依法种植,三年之后种成当归,岷山脚下,洮渭之滨,遍地栽种,异香醉人。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