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玉玺 今年以来,郑州市卫生局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为切入点,加强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实行片医负责制,完善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推动社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各项制度推行以来,市民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片医负责 专家“下沉” 自今年6月开始,郑州市卫生局实行了片医负责制,首批启动了“片医负责制”试点单位共有6个,分别是航海东路社区、京广路社区、绿东村社区、凤凰台社区、南阳路社区和陇海马路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共服务6个办事处,55个社区,10.7499万户家庭。片医负责制施行后,除了片医上门服务外,6个试点街道办事处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了各种活动:组织专家进社区义诊和健康咨询,开办孕妇学校,宣传健康饮食,为病人制作食谱,开展了中草药、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服务…… 10月份开始,在“万名医护送健康”系列服务活动中,郑州市卫生局又开展了“片医就在您身边”工作,加快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其中60岁以上老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残疾人和精神心理卫生疾病患者的建档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设立免费血压测量点,对辖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病筛查,每月为居民进行体能监测不少于15人次。 随着一个个活动的开展,居民们对片医负责制逐渐认可,并把片医当做了“自己人”。在郑州市卫生局的随即抽查中,绝大多数的居民对片医工作表示满意。 同时,郑州市卫生局完善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要求市直、市管医院每年至少安排3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业务技术人员到对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有1名中级职称人员全年连续在中心工作,每周安排专家到社区坐诊。同时,每年接受社区服务中心至少1名卫生技术或管理人员到本医院免费进修、学习。在医院和其领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对口的双向转诊制度。 这不仅仅让专家直接和居民面对面,解决患者的问题,而且也保证了对社区卫生人员带教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标本兼治,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因为有了医院这个后盾,社区卫生服务站赢得了居民更大的信任。 优点明显 还需努力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社区卫生服务试点以其方便、快捷、便宜以及更加人性化的服务,逐渐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信任。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距老百姓的希望和要求还有点差距。 片医工作室有点少。“要是每个社区里都有一个片医工作室就好了。”多数受访居民和不少片医提出了同样的希望和建议。 市民信任仍不足。虽然大家对社区卫生服务表示认可,但是居民有病到医院的看病模式已经形成,长期的就医习惯和理念不容易改变,加之在老百姓的观念中,大医院就意味着设备先进、医术高明,导致部分居民对片医的信任度不强,对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仍然不够信任。 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吸引力,赢得患者信任,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除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外,社区医务人员也应该从自身入手,改善服务。 首先,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技术水平,最起码针对本社区居民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面,要有一定的水平。 其二,提供更细致的、差异性的服务。社区医生对大医院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的意愿应当予以尊重。但是大医院医生接触病人时间很短,解释治疗方案时间有限。社区医生可以利用这一点。如患者是否了解所用药物副作用以及药物的服用方法等等,病人会对这些感兴趣,也会对社区医生建立初步的信任。这种差异化的服务比较受社区居民欢迎。 其三,提供拓展性服务。全科医生可以关注到病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大医院较难做到的。比如开展健康咨询,开办孕妇学校,宣传健康饮食,为病人制作食谱,开展中草药、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服务等。如果在对一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提示其子女同样可能患有高血压,并且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就会增加全科医生在居民中的威望。 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百姓期待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