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刘小华)11月6日上午,新乡学院音乐表演系学生李亚楠兴奋地坐上了开往郑州的汽车。由于她与外地一名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她要到郑州接受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李亚楠说:“在众多的志愿者中,唯有自己与这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内心非常激动。”在刚上高中时,李亚楠就想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但那时年龄还不满18岁。高三时,刚18岁的她第一次走上流动采血车。献过血后,她看到旁边悬挂“挽救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条幅,就填了表格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当记者问李亚楠是否了解接受她捐献的患者时,李亚楠笑着说:“如果对方是一个坏人,我相信他会因此而转变;如果对方是一个好人,我庆幸帮助的是一个好人。” 陪女儿来郑州的张晓环说:“亚楠从小就爱帮助别人。起初,我听说她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因为对捐献知识不了解,非常担心她的身体。等逐渐了解捐献对本人没什么伤害,还能救人一命时,我也支持她。” 据新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市中心血站站长马云介绍,目前,中华骨髓库入库者有70余万人,该市登记入库的志愿者有1500多人。今年,在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中,该市有18名志愿者初配成功,后来经过高分辨检测,只有新乡学院的李亚楠配型成功。这是该市第二例与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