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23期第1版
 
2008年第123期第2版
 
2008年第123期第3版
 
2008年第123期第4版
 
 

壮骨关节丸引起的肝损害须警惕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第1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通报壮骨关节丸安全性问题。《通报》提醒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应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其严重不良反应;提醒相关生产企业应对壮骨关节丸引起肝损害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同类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与壮骨关节丸相关的病例报告整体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近年来壮骨关节丸涉及的病例报告数量呈增长趋势,二是不良反应表现以肝损害为主。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27日,该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相关病例报告158例,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痛,血压升高,肝功能异常。其中表现为肝损害的有47例,约占全部病例报告的30%。
  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分析提示,壮骨关节丸与肝损害的关联性较为明确,但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故建议临床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肝功能异常或特异体质者慎用;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大剂量、长期连续用药;一旦出现纳差、尿黄、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就医。
(摘自《健康报》  王乐民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