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23期第1版
 
2008年第123期第2版
 
2008年第123期第3版
 
2008年第123期第4版
 
 

别拿“麻醉意外”说事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近日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连续发生了4例因麻醉导致的死亡病例。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麻醉事件与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
  这4名患者都很年轻,手术、麻醉操作也并非特别复杂,连续发生悲剧说明该院管理工作存在严重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国内麻醉工作长期不受医疗管理高层的重视,管理制度混乱;普通医生、老百姓均缺乏麻醉常识,对麻醉工作轻视和误解;基层麻醉医生自身专业水准低下,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劳动负荷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很多基层医院的麻醉现状是,两三个手术间共用一台麻醉机和监护仪,这些麻醉机大多是有一二十年历史的老式国产机,故障频出;各种必备的抢救药物、麻醉辅助用药亦极其匮乏;麻醉科的管理松懈,不少医院麻醉药品管理、手术安全质量管理形同虚设。试想,这样的情况如何能保证每天大量的手术安全?
  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对麻醉工作的轻视隐患最大。不少外科医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认为一台手术的成功自己的功劳最大,一旦出现问题,常拿“麻醉意外”说辞搪塞患者家属。“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救命”并非一句空话。“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很多时候,麻醉医生的作用要比外科医生更重要。
  我国麻醉事业自新中国成立前就由从国外留学归来的谢荣、吴钰等老一辈教授开创,经过70余年的发展,有很大进步。大医院基本和国外接轨,但市级以下基层医院仍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国外麻醉科医生基本都是经过8年正规严格培训出来的专科医师,而我们大部分基层医院麻醉医生的学历偏低,仍然以专科生、本科生为主,甚至有不少无学历人员。而且大部分基层麻醉科医生没有经过正规的专科培训。作为一项强度大、风险高的工作,麻醉科医生理应有相应的收入和地位,恰恰相反,很多人的收入甚至不如部分护理人员和农民工。严重的收入付出失衡导致很多基层麻醉科医生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责任心和学习动力。
  彻底查明真相,痛下决心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改善麻醉科的工作条件,完善药品、手术管理制度,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摘自《健康报》  罗祥勇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