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处理 被蜂螫后,应立即仔细检查螫处皮肤有无折断的毒刺以及有无附有毒腺的囊,可用镊子把毒刺小心拔出,毒腺囊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夹破毒囊,使毒液流入皮肤组织内,可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否则毒汁挤出皮内可引起严重反应。 局部处理 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亦可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红肿严重,伴有水疱渗液时,应用3%硼酸水或次醋酸铝溶液湿敷,然后外用硼酸氧化锌糊剂。在野外被蜂螫伤时,可将鲜马齿苋或夏枯草捣烂,敷于被螫处。如有剧痛,可用0.5%~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在蜂刺部位敷冰块可减轻疼痛。 中和毒汁 蜜蜂的毒汁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冲洗或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螫处皮肤;黄蜂毒汁为碱性,可外搽醋酸或食醋。对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按毒蛇咬伤中毒进行解毒治疗。 全身用药 疼痛剧烈时,可服止痛药。有全身过敏反应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物或泼尼松;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毫升;或苯海拉明20毫克,或异丙嗪25毫克肌肉注射。重症者,可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维持各脏器的功能及支持治疗 一、给予肌苷片、护肝片等保护肝脏。二、注意患者每日的尿量,若出现肾功能衰竭,应严格控制的水分的摄入,使出入液体量保持平衡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并给予低蛋白饮食,有条件者及早采用血液或腹膜透析。三、有过敏性气管梗阻者,及早使用肾上腺素有预防作用,对顽固性气道梗阻者,可行气管内插管或环甲膜穿刺,保持气道通畅。四、补液及抗休克治疗,对病情严重者要注意预防感染。 注意事项 蜂类螫伤轻者只有局部症状数日后可好转,对严重者要密切注意过敏性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 (摘自《农村医药报》 曹春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