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2期第1版
 
2008年第112期第2版
 
2008年第112期第3版
 
2008年第122期第4版
 
 

励精图治大跨越 激情挥洒著华章——来自洛阳市中心医院的报道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王学斌
 医院名片: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合作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医院建设先进单位、省双十佳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医院管理检查评价第一名,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洛阳市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市文明窗口示范单位、市十佳单位……

改革战鼓  催人奋进
 “这些年,这家医院的变化太惊人了,简直是翻天覆地!”这是许多了解洛阳市中心医院的人发出的由衷惊叹。因为,过去那所破旧不堪的老医院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强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
 改革开放30年来,医院职工人数由460名增加到1435名,固定床位由350张增加到750张,医疗设备由几十台件增加到5481台件,门诊、住院环境从旧平房巨变到高楼林立的花园式庭院,从十几个简易科室到70余个专业科室、30多个临床科室,拥有副高以上专家13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6余人,年均接待门诊病人40余万人次,住院病人16000人次,现代化的部颁“三级甲等”医院名不虚传。
 这30年,是医院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30年……。现任内科系主任的田利平这样描述刚分配到医院时的情景:“刚来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病房里最好的设备就是惟一的一台心电图机”。1995年初,这所具有45年建院历史的老医院,正面临着重重困难:投入不足,医疗设施急需更新换代;管理松散、各环节漏洞百出;经济效益差,职工工资不能足额发放......。院长臧照书在全院职工大会上立下了军令状:“三年内不改变医院面貌,我自动辞职。”
 在深入调研、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促进医院跨越发展的“1234计划”工程脱颖而出。即,实现一个目标:1998年达到三甲标准;注重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施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设备投入制度三项改革;开展院科两级核算、量化管理、住宅商品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四个推行”并很快实施;率先在全市卫生系统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综合目标责任制、院科二级核算制、后勤班组考评制、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制,一系列新名词、新做法来到了人们身边,带来了诸多可喜的变化。而这一切,均发轫于1995年医院变革,发轫于“1234计划”。

创新发展  硕果累累 
 几年艰苦的改革历程,医院广大职工由起初的不太适应到积极参与,全院上下也形成一个共识:“向质量要效益,以服务求发展。”洛阳市中心医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医疗纠纷减少了,纪检部门接到的投诉、告状少了,源源不断的表扬信越来越多。在连年市卫生局组织的考核中,随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院的综合满意度在98%以上。医院发展逐步迈入良性循环轨道,1998年成为洛阳市市级医院惟一的部颁“三级甲等”医院。
 “硬件升级和人才建设、科学管理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臧照书说。医院自筹资金添置了109台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但仍不能满足医疗发展需求。1995年后,医院相继尝试集资和股份制办法,先后筹资1.35亿元,购置大型设备400多台;目前医疗设备拥有量达5481台件,其中百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32台件,包括日本东芝1.5T超导核磁共振仪、16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美国博士伦准分子激光、X-刀、直线加速器、ECT等,设备拥有量及先进程度居市属医疗单位之首;投入4822万元,完成了门诊综合楼、外科大楼、制剂楼、妇产科楼、综合服务楼、特检行政楼、营养食堂和活动中心楼、集体公寓建设,就医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大大得到改善。医院先后培养、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106人,副高以上专家达130余人,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和高精尖专业设备,奠定了医院发展的坚实基础。
 为形成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领导班子适时提出了“院有专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医院发展思路,1990年至2007年间,医院借助高精尖设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千余项,多项填补省内、市内空白,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手术,心脏多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瘤切除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心脏单腔、双腔、三腔起博器安置术,心脏PTCA术,食管狭窄食管扩张术,食管支架置放术,胸腔镜、腹腔镜、腰椎间盘镜微创术,钬激光应用腔内无创术及汽化电切术等现代化高科技医疗技术,使医院的专科技术跻身全省领先、国内先进行列。
 医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交流,与俄罗斯联邦部属心血管病研究所合作,引进“洋专家”建立起“中俄洛阳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便成功为近300名重症心脏病患者实施了手术。眼科与俄罗斯眼科研究所的成功合作,促使眼科在眼底病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以及LIASIK联合角膜切开矫治高度近视及散光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高。骨科与俄罗斯创伤及矫形研究院的合作更使他们如虎添翼。
      “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收住一位患者,奉献一份爱心”,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在全市率先推行“无假日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推行社会承诺服务;建立临床服务中心;投入100余万元完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系统;投资80万元筹建健康热线咨询服务系统,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贴切周到的医疗服务;投资60余万元购入配备有X光机、B超、心电图等先进诊查设备的健康快车,为偏远地区的厂矿、群众提供上门体检服务;整合导医咨询台和简易门诊,设立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台……不断的创新服务、扩大服务、延伸服务,形成了从门诊到住院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功到自然成,群众信赖多。30年来,该院开放床位由350张增加到750张,门诊量以每年5.1%左右的幅度递增,出院病人数以每年8.5%左右的幅度递增,手术量以每年12.1%左右的幅度递增,业务收入以超过10%的幅度逐年攀升,2007年总收入达到1.82亿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多次赢得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被社会各界亲切的称为“康复家园”、“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激情挥洒  蓝图绘就
 昨日的梦想在艰苦的奋斗中已经成为现实,站在即将竣工的19层内科大楼上,院长臧照书激情满怀。这位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院优秀院长”等一系列殊荣的当家人自豪地说:总投资8000万元的新内科大楼投入使用,为正在全力发展中的洛阳市中心医院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年时间,规模倍增、效益翻番”。这是洛阳市中心医院人再次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拼搏进取的精神绘就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新内科大楼投入使用后,全院床位将达到1300张,将更好的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将秉承“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让群众享受到更加透明、合理、经济的医疗服务;将朝着“数字化医院管理、人性化医疗流程、高水平科技创新、低成本高效经营”的现代化医院大步前进,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温馨的高层次医疗服务。预计到2011年底,门诊病人达到52万人次,出院病人达到3.6万人次,手术病人达到10000人次,基本实现规模和效益比2008年分别增加一倍以上,医院固定资产增加到2.5亿元,业务总收入达到4亿元,同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医院各项管理考核指标达到国家医院等级评审的“三级特等医院”标准。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院长臧照书说,医院有能力建设一个辉煌的过去,也一定能够开创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在新的发展机遇前,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医院新跨越、新崛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洛阳走在中原崛起的前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