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2期第1版
 
2008年第112期第2版
 
2008年第112期第3版
 
2008年第122期第4版
 
 

乘着歌声的翅膀——从改革开放30周年看洛阳东方医院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严焱 郭红
 “这里是东方/太阳托起希望的地方/每一次日出/都播撒健康的春光/这里是东方/天使捧起圣火的天堂/每一缕霞光/都是点亮生命的航向……”这是《洛阳东方医院天使之歌》里的歌词。
 从1957年组建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厂职工医院,到1994年的二级甲等医院;从1997年的中国一拖集团(洛阳)中心医院,到2001年10月医院与企业分离,进入社会化运作,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洛阳东方医院、直至批准挂牌的河科大三附院,这首传唱了7年的“天使之歌”,伴随、见证了东方医院人在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稳中求进、进中求强、强中求稳”的奋进之路。
 30年来,医院从改革开放前的床位200余张、职工300余人、资产259万元、业务收入15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开放床位600余张、职工800余人、资产1.5亿元、业务收入1.05亿元。尤其是改制6年来,医院发展以年平均17.2%的速度增长,资产总额增幅56%,住院病人量增幅90%,门诊病人量增幅147%,药占比下降9.2个百分点,医院连续多年获省医院管理年活动优秀单位、廉医诚信为民医院、洛阳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学科建设先进单位、洛阳市行业作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

四大亮点助推医院腾飞
 东方医院位于洛阳市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洛阳市涧西区,城区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万,居民户数约13万,拥有三甲医院2家、二甲医院7家及50余个小型医疗机构,如何快速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始终是摆在“东方人”面前的主要课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院领导班子共同谋划,确立了“做强重点、综合发展”、“稳中求进、进中求强、强中求胜”的发展战略,用四大亮点助推医院腾飞。
 亮点一:先进设备。医院在拥有螺旋CT、核磁共振、CR影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X光机(DSA)、进口“人工肝”、DNA定量检测仪等先进设备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科室业务发展和病人的需求,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购置了西门子1.5T核磁等先进医疗设备。
 亮点二:人才建设。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和保护工程,与一些重点医学院校建立长期委培关系,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在临床10多个重点学科发挥着骨干作用。目前,医院拥有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30余人。
 亮点三:科技兴院。医院先后有十余项科研获卫生部、省、市科研成果奖及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97篇,撰写专著40余部;承办“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暨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邀请国内名家胡大一来院讲学,建立以上海九院戴克戎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会诊中心等,学术活动的开展和科研教学的进步推动了医院的整体发展。
 亮点四:改善就医条件。医院对病房楼、门诊楼及服务窗口进行装修和人性化改造,安装磁卡电话和闭路电视,悬挂健康理念、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宣传展板,营造了和谐健康的诊疗氛围。

机制转换 活力倍增
 “断奶”初期,医院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瓶颈”制约。要调动全院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形成“有责任、有竞争、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的运行机制。院领导班子集思广益,结合医院实际,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次,撤销或合并重复设置、职能相近、工作量不能满负荷的科室,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员,不断优化组合。
  ——建立健全各层面绩效管理体系,加大考核力度,绩效工资比例占收入的65%;建立岗位责任目标,坚持动态管理,形成灵活的机制保障,真正做到了“收入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
  ——综合岗位要素、技术风险、劳动强度、资产回报、资源利用等分配要素,新的薪酬分配制度,既体现了保障功能,又发挥激励功能,既体现外部公平,又注重内部公平,逐步实现了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科学调整人员结构,探索成本核算的新模式。如:以医疗组为单位的绩效分配考核、医护单元分开核算等,以此激发内部资源活力,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分配利益,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行动。医院对全体员工实施了“醒脑、换脑、动脑”工程,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职业化员工为轴心,先后邀请名师举办了以管理、质量、服务、责任、沟通、营销、团队精神等为主题的专题培训66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关心患者、爱岗敬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今,在东方医院,只要病人需要,医务人员随叫随到,节假日、星期天医务人员也会主动到病人床头转一转、问一问。

品牌战略 决胜千里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医院提出了“全面巩固、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专科建设发展战略,把“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特色突出、管理科学”作为目标,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重点发展,重点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造就出一批特色品牌和技术品牌:
 ——洛阳市重点学科脊柱关节外科,率先开展了自体干细胞骨髓再生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返修术,脊柱退变、创伤、肿瘤的治疗达到省、市先进水平。
 ——耳鼻咽喉科,由博士挂帅开展的喉癌根治及功能重建手术、耳显微外科手术、鼻内窥镜手术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手术等,在豫西地区享有盛誉。
 ——集心内科和心外科于一体的心脏病诊疗中心,相继开展了冠心病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起搏器安装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时还开展了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心脏迷宫术等心外手术。
 ——重点专科神经内科,通过超早期溶栓、微创介入诊疗、早期康复等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脑血管病的治愈率。
 ——消化科,率先开展了人工肝技术、肝脏活检、早期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等先进技术,成为洛阳市人工肝培训中心。
 ——普外科,开展的乳腺癌保乳治疗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重症胰腺炎持续血液滤过治疗技术居洛阳市领先水平,同时,微创技术也广泛开展,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手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等各类微创手术达6000余例。
 此外,神经外科开展了对颅脑各个部位不同性质肿瘤的手术治疗;血液净化科治疗的慢性肾衰病人生存期长达10年以上,常年透析病人人数居洛阳市之最,2007年成为“河南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洛阳市分中心”;儿科开展的各种脑瘫患儿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达省内先进水平;在洛阳市率先成立的血管介入科,为外周血管疾病及各种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综合治疗办法。

行业新风 和谐医患
 多年来,“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真诚关爱”的白求恩精神在该院代代相传,医院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第一,办人民满意医院,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职责,服务社会、回报大众,体现出医院的公益性。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汶川地震等关键时刻,东方医院的白衣战士总是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积极派出各种救灾、防病、扶贫医疗队,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医院常年开展扶贫支边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组织200余人次的专家巡回县乡、基层医院举办义诊活动;开办“东方健康大课堂”,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基层卫生院举办健康讲座和技能操作培训;新农村建设中,对洛阳市九县六区300个示范村的53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义务专业培训;与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百名先心患儿爱心医疗救助”活动,已有200余名先心患儿在这里得到了医疗救助。
  “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真诚关爱”。从“优质服务年”、“感恩服务年”、“沟通服务年”、“细节服务年”,一直到今年开展的“深化细节服务、争做儒雅礼仪东方人”活动,东方医院一年突出一个主题,一系列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活动,保证了患者就医的快捷、通畅,大大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近3年来,医院客户服务部,共电话回访患者2万余人次,帮助患者预约专家、联系住院、解决疑难问题1000余人次,在医患之间、医院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解放思想谋求新跨越,科学发展实现新崛起”,面对未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黎红表示,他们将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以高超的医疗技术手段和人本化的服务理念,为维护人们的健康奉献真爱,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播撒春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