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20期第1版
 
2008年第120期第2版
 
2008年第120期第3版
 
2008年第120期第4版
 
 

大思路 大手笔 大跨越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改革开放30周年看郏县中医院发展历程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李智广
1992年,郏县中医院是在原城关镇卫生院的基础上挂牌成立的。建院初期,医院的基础条件差,房屋破旧不堪,医疗设备落后,业务科室设置简单,就诊患者廖廖无几,年业务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职工工资得不到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纷纷离院而去。
自2006年林宪军担任院长以后,在较短时间内使郏县中医院发生了巨变,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购进,还是尖端的医疗技术引进、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等,已在全县乃至平顶山地区同行业单位首屈一指,各项卫生工作名列前茅,创出了中医特色知名品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仅1至9月份,全院门诊量上万人次,业务经济收入已达到了1350万元,预计年底业务收入可突破1750元。
医院情况:目前该院开放床位180张,现有职工23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8人,中级职称35人,医师59人,护士75人,药师17人,医技人员23人,本科以上学历32人。业务用房面积净增4000平方米,新增床位50张,年门诊量与2005年相比净增61511人次,年出院病人与2005年相比净增3156人次,固定资产净增1300万元,业务收入也在逐年大幅度提高。2006年,该院业务收入850万元,与2005年的经济收入相比同期增长了200余万元,增长率为25%,2007年,业务收入1325万元,与2006年的业务收入同期相比增长了475余万元,增长率为55.8%,与2005年的业务收入相比翻了一番。
一组数字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县中医事业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医院以“大思路、大手笔、大跨越”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这一专业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在困境中求发展
郏县中医院处的位置比较“隐蔽”,没有一条很像样的街道能够通往医院,地形比较复杂,多数病人都是问路来院就医的。针对医院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严重制约着医院快速发展这一现状,该院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医院内涵建设,大力推进医院改革,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打造医院知名品牌。首先,增加了科主任的岗位津贴,实行岗位津贴与工作业绩挂钩制,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比,津贴分为A、B、C三级,从500元到100元不等,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中层干部的领导职责和管理才能,而且还调动了全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其次,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设备的更新。医院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引进了美国进口GE全身螺旋CT、意大利进口EO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数字化彩超、日本东芝800毫安数字化胃肠X光机、CR、C型臂X光机、腹腔镜、宫腔镜、妇产科专用B超、TLC动态心电工作站、体外震波碎石机、全自动高血压分析仪、全自动精子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2007年医院投资100余万元新建急诊综合楼,2008年投资200余万元对原病房楼加高二层并安装了两部电梯、业务用房面积新增3200平方米,新增床位30张。先后对门诊楼进行了整体装修,对输液中心进行全新改造,就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医院面貌焕然一新。

细节温暖职工心
林宪军常用“家”这个词教育大家,使全院职工都树立起“医院大家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近几年来,医院非常重视职工的家庭生活,不断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低保工资,为职工送去生日蛋糕,年底还评出“标兵、能手、明星护士、五好(好家庭、好儿媳、好丈夫、好妻子、好青年)家庭”并给予适当经济奖励。同时还让职工们知院情、通院史、唱院歌,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上午上班前,全院职工集体宣誓,共同宣读郏县中医院誓言。为增进职工间的了解,加强团结,医院利用节日举办联欢会、秋季运动会、周末茶话会等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重阳节,院领导班子与6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专家们欢聚一堂,为他们送上节日贺卡,和他们一起欢度老人节,增强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该院心内科主任王利红担任科主任这个重担以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科室工作中,从没有休息过一天节假日,还放弃了外出考察和学习的机会。她说:“现在,我们医院的每项措施、每个细节都深深地温暖着每个职工的心,大家伙的心暖了、心情好了,就想干了。”

制度就是警戒线
去年11月,该院药房的一位同志由于工作疏忽,误将甲氧氯普胺针当做山莨菪碱针发给病人,后经医生查对发现及时进行了更换,虽然没造成不良后果,医院还是对她进行了严肃处理,立即让当事人做出书面检讨,并当面向病人赔礼道歉,扣发3个月奖金,下岗半年,同时对及时发现失误的医生进行了通报表扬和奖励。林宪军院长告诉记者,一个细小的服务做得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和损害到医院的整体形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几年来,医院在原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每个部门、科室、职工,都明确了岗位职责。院长与各科主任签定院、科两级目标管理责任书,以服务效率和医疗质量、主要业绩等综合指标考核科室,指标进行量化细化,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同时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法执业,持证上岗。对无证在岗人员制定出了管理措施,与绩效工资挂钩,限期拿到相关证书,否则待岗。通过努力,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领导服务群众、后勤服务临床、临床服务病人的良好氛围在该院蔚然成风。

病人满意是目标
医院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人性化服务、家庭化服务以及出院回访后续服务等。林宪军院长常对职工们说:“我们要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让病人满意是医院服务追求的目标。”医院在服务的细节上做文章:为每位产妇生产后免费送上第一碗鸡蛋茶,为一般病人送上第一杯开水,为病人及其家属准备梳子、镜子、牙膏牙刷、手机多功能充电器,为老年病人修剪指甲、洗头、按摩,亲自送出院患者到大门口等。同时医院还在收费、药房等窗口专门配备了扬声器,科室人员对患者“来有迎声,走有送语”,让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走科技兴院之路
为改善技术落后,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局面,医院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首先是“聘请与引进相结合”。聘请市、县级医院知名专家来医院长期坐诊,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对医院年轻医生进行业务指导,提高全院的业务素质。引进专业型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医院工作,担任主要科室的名誉主任,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临床疗效,减少医疗纠纷。其次是选派优秀骨干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培养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第三是“继续再教育和院内培训相结合”。该院出台了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中层或科室技术骨干外出参加短训班、学术会,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开阔视野,并组织院内专家对全院业务人员进行不定期业务培训,开展院内“学术会”。第四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加强科内、院内学习的同时,开展护士技术大比武及医生最佳病历评选等活动。护理部、医务科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医院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发挥优势建专科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该院重点打造出了两个中医专科——颈肩腰腿疼科和中风康复科。通过努力,该院的这两大科室已成为全县同行业中的名牌科室。去年,该院投资50余万元购置了脑功能治疗仪等康复理疗设备。在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及脑梗死早期溶栓降纤治疗,同时辅以中药、针灸按摩等外治法,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另外,医院相继投入近15万元购置了熏蒸治疗床、牵引床、六合多功能治疗仪等设备。并把颈肩腰腿疼科确定为重点专科,采用传统外治疗法与现代科技结合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逐步完善医疗服务功能,该院还成立了“一站式”专业健康体检中心,为病人提供了“全程、全心、全人、全家”的高品质服务,致力于成为病人身边的健康顾问。今年,医院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对门诊小专科,即中医妇科、前列腺科、肛肠科、口腔科、乳腺病科加快了建设步伐,增加了投入,扩大了规模,充实了人员,逐步形成了系列化、特色化的业务发展态势。
打动人心的都是细节。医院的服务理念融入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个环节中,体现在与病人相关的每个细节上。医院着力构建特色医疗急救体系,对接警、院前急救、入院急救的程序进行规范,要求各科室切实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协调合作,快速反应,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对危重病人抢救实行先抢救、先用药、先入院,后办手续的“三先一后”原则,使病人的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
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一面面满含深情的锦旗,布满了院长林宪军的办公室。林宪军院长对记者说:“人人是医院形象,处处是文明窗口。”医院结合“医院管理年”和“爱岗位、献爱心,争做人民健康好卫士”活动,开展了“争做诚信医生”、“明星护士”评选、“创新服务见行动”三项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大家的服务意识。
郏县中医院以迅猛的发展速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崭新的社会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已成为平顶山市卫生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年来被省、市评为“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省级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市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市十面红旗单位”、“目标完成先进单位”等。2007年被省中管局下文正式命名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并颁发了匾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年来,郏县中医院就像一条帆船,在林宪军院长和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正向着理想彼岸靠近。林宪军院长表示:“成绩属于过去,美好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打造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品牌的中医院是我们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