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就应该由政府买单。”10月28日,沈阳市在和平区召开大力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场会,会议决定将把以“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等内容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扩大到全市开展,使更多市民尽早地享受到新一轮医疗改革的实惠。 和平区共有82个社区,65万人口,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0个,一年来,和平区社区卫生机构确定了17类480种基础用药,实行集中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斩断药品与医疗服务收入的链条,真正实现了“零差价”。 目前,沈阳市各区都有几家社区医疗机构尝试了“药品零差价”,三四百种药品实现纳入其中,患者的门诊率普遍提高了50%以上。 实施“收支两条线”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门诊量同比增长56.5%;群众就医费用明显下降,门诊次均费用降低了31%,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已由最初每人每年4元增加到每人每年20元,去年年初社区卫生专项经费达到1330万元,今年财政预算在此基础上,又投入“收支两条线”专项经费2000万元。在其他各区实施“收支两条线”的试点,医务人员工资的30%~40%为绩效工资,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率达85%以上。 沈阳市各区县市目前各有几个试点实行了卫生服务改革,按照统一部署,这些试点的经验将逐步得到推广,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要实现公益性,完全由政府买单,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真正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结合各区县市的经验,沈阳市将尽快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详细方案。 (摘自《沈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