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8期第1版
 
2008年第118期第2版
 
2008年第118期第3版
 
2008年第118期第4版
 
 

永远把病人的满意放在首位——来自鄢陵县中医院的报道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朱炎
    建院18年,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管理从粗放到集约、从科学到规范,鄢陵县中医院走出了一条跨越之路。追寻医院发展历程,受益最大的就是群众、患者,日前记者走访了该院。
病人的满意度  就是医院的满意度
 2008年是卫生行业“三优一满意”、创“三名”工作开展的第一年,也是全省卫生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作为在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被授予“全省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的鄢陵县中医院,始终把病人的满意度放在首位。进入该院门诊就诊患者络绎不绝,门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着门诊医师的职称、专业、药品价格、收费项目等,不时有医护人员陪同病人到核磁共振、四维彩超等医技科室进行检查,或陪同进入病房,病人就诊规范有序。整个病区的走廊整洁如新,高、中、低价位的病床单元服务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各病区都将住院医师的照片、职称、专业、联系方式公示在走廊。
 医院病区布局颇具人性化,如小儿科,橘红色的门窗,青蓝色的窗帘,墙壁挂着医院精心收集甄选的幼儿园孩子们所画的蓝天、白云等;妇产科一女婴刚出生2天,该院市场部便将孩子的出生照亲自送到亲人手中;血液内科病区医护人员正在对数位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疗法……护理人员轻盈忙碌的步伐和轻轻的叩门声,住院医师有序查房和耐心沟通,行政人员依次进行病人问卷调查,患者安心舒心治疗的工作场景,这也许就是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体现。记者有意查阅了该院2008年上半年的问卷调查表共3000余张,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
提高医护质量  保证医疗安全
 作为鄢陵县惟一一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河南省重点县中医院”,让病人满意的根本是技术水平,让病人相信的是技术实力,让病人信服的是职业道德。在走访中,医生办公室的桌上除摆放着病历文书、专业书籍之外,还有该院汇编打印的“卫生法律法规汇编”、“医疗核心制度汇编”、“护理核心制度汇编”等学习读本。医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持续的业务学习制度和考核奖惩机制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阻击战后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该院坚持把管理年活动做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力推动了医院的全面工作,使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人人过法律关、理论关、操作关、医德关。首先是坚决认真按照上级评价标准,开展了“学卫生法律法规,作合格医务人员”的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再培训工作,把考核成绩纳入到个人专业技术档案。其次是坚持个人自学与科室学习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凡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都要进行业务授课,并且逐步进行电子课件授课,科室积极开展以病案讨论为主题的学习工作,使医院形成了浓厚和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同时,为有效促进业务学习质量,技术水平上台阶,该院坚持每季度一次的业务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对前三名、后三名的成绩予以重奖、重罚,以此做为业务学习的保障。最后是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做为永恒主题,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制定完善了医务道德规范等多项制度,实行了院内主管领导督查,院外社会人士监督,院科两级责任制,医院同科室、个人分别签定了廉洁行医承诺书,医德医风年度考核手册,初步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医德医风管理网络,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控制过度医疗,开通了24小时监督和投诉举报电话,在诊室、病区设置温馨提示,净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医患关系的沟通环境,让医务人员文明行医,依法行医,科学行医,诚信行医,廉洁行医,规范行医。
 付出总有回报,该院医护人员在近年市县两级的大比武活动中多次名列前茅,充分展示了医院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文化推动兴院  一切为了群众
 鄢陵做为农业大县,城镇人口偏少,如何坚持公益医院办院的宗旨与社会信誉的高度统一?如何坚持把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与医院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度统一?围绕这些问题,该院坚持把病人满意度放在首位,注重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一是要求医院职工干部要过思想转变关,积极构建医院文化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每年为职工送几本好书、好文章、好警句,发放了《没有任何借口》、《责任胜于能力》以及于丹等知名学者的人文学术讲座,把医院文化建设同当前的社会经济变革相接轨。二是开展惠民工作,降低医疗费用。该院郑氏眼科做为鄢陵县及周边县市久负盛名的特色科室,在县残联的牵头指导下,连续7年为数千名白内障病人开展了复明活动,为全县参加新农合农民群众发放了优诊卡。同时,按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切实落实门诊辅助检查互认制,推出10项限价手术,在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三年中,该院优诊金额近40余万元,受益5100余人次。为了解决住院环境,医院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增加床位60张,把行政办公区改作儿科病区,不仅节省了近50万元,每年还能多收治200余名患者。三是加快医院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该院在门诊、住院大厅分别安置了电子显示系统,药房(库)、财务、医务科、护理部、医保办、护士站全部实现数字化工作流程。

创新工作思路  让群众更满意
    任何一个整体的创业之路,总有一个让集体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转化为战斗力的灵魂,并成为创业的内在驱动力。一个好的集体就有一个好的院长,一个好的医院最终受惠的就是群众。
    晋相林院长,自1994年任中医院院长以来的十余年中,把一家14年前手术仅能做阑尾炎,设备只有B超、X光的中医院,建设成目前固定资产已达3000余万元,骨科、眼科、血液肿瘤科技术水平在该县已处于领先优势地位,省特色专科中风科以中西医结合治愈中风病人率90%的医院。谈到这里,晋相林院长说:“十余年来,中医院的发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郑大一附院、省中医学院、洛阳正骨医院等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更是让中医院实现由小步发展、逐步向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来,该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创新发展,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以病人为中心,扎实工作,并得到卫生主管部门和社会群众的满意。2008年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该院把牢固树立以人文本的服务观念,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为工作中心,以“三优一满意”活动和“新解放、新崛起、新跨越”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契机,把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做为实现医院新跨越、新崛起的推动力。目前,医院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以质控为主导的院科两级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真正地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按照“三优一满意”和“便民惠民医疗服务40条”的要求,该院始终把强化医务人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管理创新,实现了服务方式的创新。为准确客观地评价护理工作质量,该院开展了医生评护士、患者评护士、护士评护士的考核评价,在促进护理服务质量上台阶的同时,为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提供了依据。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体现了医院始终把监督权、评价权交给病人,医院把各病区医生、门诊医生的个人照片、专业制成资料,实行病人选择医生,监督医生的工作质量,积极加快医疗服务向全程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使病人进院有人迎、疑问有人解、检查有人陪、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到家有人问。工作思路的创新,带动了医院服务的创新,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处在一个高效有序、和谐健康的发展轨道。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