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卫生局 孙国卿 我县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有三种情况:一是卫生局机关及局机关事业编制机构,如爱卫办、红十字会办,地病办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属县财政全供。二是局属兼有公共卫生职能的二级单位,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公费医疗医院、卫校,名义上是事业全供,实际上实行的是包干经费,即每年县财政只给一定的经费,不足部分由单位想办法创收解决,创收不好的只能减少职工工资发放标准。从我县的情况看,目前这些单位职工的工资只能发70%~90%不等;三主要是医疗属性的单位,如县医院、县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被定为事业差供单位,即还保留单位的事业性质,经费除单位的医疗收入外,不足部分由县、乡财政供给。实际上,县财政实行的是定补,即每年给县医院补9万元,中医院补9.5万元,20个乡镇卫生院共定补12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仅6万元,简直是杯水车薪。这些单位几乎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性质,只能靠医药收入来维持生存和发展。 目前,这种体制存在着一定弊端。首先是担负的公共卫生职能被弱化,如疾病控制中的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疾病监督、艾滋病救治、消毒监测、消杀、地方病防治等职能;妇幼保健的妇女病普查、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新生儿死亡监测等;卫校的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等,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难以按常规开展,下乡调查等工作也因车辆和汽油等经费原因难以保证。其次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挫伤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工资没有保障,福利待遇低,缺乏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专业技术队伍难以稳定。三是医院很难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四是严重误导和腐蚀了一些医务人员的思想,使他们产生了趋利行为。 要想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确定和维护我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社会公益性质,它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政府必须对公立医院实行足额经费投入,就像目前政府对中小学校的投入一样,工资由财政发放,校舍由政府建设,使学校领导集中精力抓管理,抓教学,教师专心教书育人,学校和教师在工资福利待遇上均无后顾之忧。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国家可考虑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据报道,目前在尚不如我国经济发达的埃及和巴基斯坦、泰国等国都已经基本上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服务。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在《全球视察下的中国医改》演讲中曾提到:“一切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健康是国家的财富,健康和劳动力是一切发展的最大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