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是为了护花——洛阳市县级新农合监管工作掠影 |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张守军 姬留标 尤君太 “新型农合春光洒,惠民政策暖万家;强化监管莫懈怠,‘挑刺’原本为护花。”这是孟津县卫生局局长张良为合管办工作人员赠送的几句话。 “挑刺”?“护花”!连日来,循着“管理、服务”、“挑刺、护花”这条监管主线,记者在豫西的几个县进行了采访,所见所闻,令人欣喜不已。 “四五六”护卫新农合 “管理是基础,制度是保障”,说起新农合话题,刘孟立,这位被豫西同行称为“新农合管理专家”的宜阳县卫生局主管局长,格外振奋,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们的“四五六”工程。 筑牢“四条防线”,一是筑牢思想防线,对所有新农合工作人员、各医疗单位医务工作者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培训。二是筑牢制度防线,形成了从征收、管理、使用到审计监督的完善制度体系。三是筑牢支付防线,在县、乡两级审核及卫生局、财政局联审后,方能办理资金拨付,银行转账。四是筑牢监督防线,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严把“五道关口”和“六个环节”:“病人出入院,双向接诊,合理诊疗,资金使用,公示举报”五道关;“证与人、人与病、病与药、药与量、量与钱”的五相符,证、人、病、药、量、钱六个重要环节紧密相连,运转有序。 农合办人员上门来 从古都洛阳到孟津县城,从孟津县城到平乐跃店,从平乐跃店到平乐金村,10月9日上午10时45分,我们总算追上了入户调查的合管办工作人员。 “大伯,你老高寿?”“身体恢复得咋样?”“补助上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政策依据是这样的……”在挂着红辣椒、跺着玉米穗的农家院里,合管办的马河生与出院不久的王老汉同坐在提条板凳上,问的格外仔细,讲的格外耐心。 县合管办主任何玲鸽说,12名工作人员,分转诊、稽核、综合3个科室,坚持“定期培训考试,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已有一年多时间。 记者了解到,仅2008年,他们就举办了3期专题培训班,采取财政、人寿、农合三方面相互监督制约的资金管理模式,基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对15家定点医院“在监督中管理,在管理中监督”,确保每一笔费用和每一项支出都真实可靠,防止了不良现象的发生。 “稽核”挡住伸手人 “王××、远××、姚××,医嘱与清单不符,共计133.20元,应扣除99.90元;张××,病历显示血压为220/120,护理单显示为130/80,首次记录与护理记录不符……” 当记者在伊川县卫生局县合管办看到这份《新农合患者支付档案的稽核通知》时,副主任杨龙现和几位同事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伊川县卫生局局长胡现民说,为确保新农合医疗的平稳运行,有序开展,该县制定下发了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用合同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和服务行为,4月23日实行了出入院病人“日报制”,住院病人两天内必须录入新农合管理系统;对放宽住院条件、挂床住院、诊断与治疗不符、不规范用药及乱检查、乱收费情况,启动拒付程序。今年以来,县卫生局组织专项检查3次,稽核支付档案4619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保证参合农民的利益,基本上形成了“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