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6期第1版
 
2008年第116期第2版
 
2008年第116期第3版
 
2008年第116期第4版
 
2008年第116期第5版
 
2008年第116期第6版
 
 

理清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促进快速发展——叶县卫生事业改革开放30年回眸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点击打开大图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叶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柴宝鑫
点击打开大图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团结奋进的叶县卫生局领导班子
点击打开大图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叶县卫生局长柴宝鑫在基层调研医院管理工作
点击打开大图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叶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在基层调研文明卫生院建设工作
点击打开大图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叶县新农合服务大厅
点击打开大图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检查餐饮单位

——叶县卫生事业改革开放30年回眸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李新海 苏金贵
一幢幢崭新的门诊楼、病房楼拔地而起。
一台台尖端的医疗设备落户到医院。
一批批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挽救着无数个生命。
一项项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为病人带来了福音。
一个个成绩和荣誉,展示着医护人员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一声声病人的感谢和祝福,谱写了一曲曲医患和谐之歌。
面对一一取得的荣誉我们不禁要问,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这近几年来,叶县的整体医疗卫生事业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是什么“法宝”为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叶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国家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是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是好政策和好机遇给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戴上了五颜六色的花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7年以来,该县各项医疗卫生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走在了前列。

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
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2007年,全县参合率达到了89.3%,参合城镇居民35.78万人,参合率85.6%,全县共有35.78万人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参合农民受益率达55.65%,补助金额2706.09万元,其中,大额住院补助2095.93万元。城镇居民享受补助4780人,参合居民受益率达15%。合作医疗政策的全面实施和稳步推进,达到了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政府得信誉的目的。

医院管理年活动扎实有效
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医疗机构自身建设,优化医疗环境,规范医疗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该县卫生局通过狠抓医院管理,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服务上层次、医院上档次的目的。加强重点科室、重点区域感染及消毒供应室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全方位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还强化了护理工作“三基三严”训练,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积极开展急诊急救工作,健全和完善急诊值班制度和院前急救方案,努力提高全县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组织参加各项学术活动18次、医学继续教育560人、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860人。

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医疗秩序和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年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87个,办理上级交办案件3起;对全县821个村级卫生所及个体诊所、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室)进行了监督检查和验收;对全县2653名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餐饮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为870家食品生产经营加工企业颁发了“食品卫生许可证”,依法取缔了81家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对186家存在有食品安全隐患的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对全县96所学校食堂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保证了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对有职业危害因素的27家企业、23家放射装置使用单位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规范了医疗市场,优化了服务环境。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四有一不”要求,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加强对全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结核病的发现率、转诊率、治愈率明显提高。切实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各医疗机构按照规范化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疫情网络直报。重点完善了碘盐检测体系,定期检测居民食用碘盐,保障居民用盐安全。2007年,全县孕产妇总数7669人,系统管理7167人。城镇系统管理率93.5%,农村系统管理率69%。全县5岁以下儿童40339人,2岁以下儿童57072人,城镇儿童系统管理率93%,农村儿童系统管理率70%。

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6年,全县18家利用国债项目乡镇卫生院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建设得别具一格,院内、院外干净整洁大方,每家乡镇卫生院均达到了硬化、绿化、美好、亮化,就诊病人来往不断。“您看,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乡镇卫生院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得既像花园又像宾馆!现在,医院的就诊环境和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不仅满足了我们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而且,有个病到医院治疗吃药打针什么的还能报销,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如今却变成了现实,这真是党的政策好啊!”病人李玉新老大爷代表多个参合病人激动地对记者说。

切实做好卫生支农和卫生“三下乡”工作

为普及健康知识,该县卫生局把开展“卫生进万家、健康送百姓”三下乡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经常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医疗队深入到农村以及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对病人把脉治病,免费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据统计,自去年以来,全县卫生系统共出动义诊车辆40台次、医务人员480人次,接受义诊人员达1.5万人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突出重点 打造亮点
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改革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该县卫生局借住东风,紧抓机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工作,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采访中,该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告诉记者:为了全面做好卫生工作,一是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大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网络,提高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探索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改善内部管理,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能,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健全卫生应急体系,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演练,加快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健全覆盖全县城乡的医疗急救网络。完善卫生监督网络,重点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加强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和职业卫生监督,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建立监管长效机制。三是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加快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强经办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争取更多资金,建设一批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进一步加大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力度。四是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霍乱、肝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实施“降消”项目,做到资料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理,达到预期目标,不断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五是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文明卫生院为主线,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水平。同时以建立叶县名医库和中医人才库、规范医疗文书为手段,加强人性化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建设,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单病种限价和首诊负责等制度,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首诊负责。六是加快中医事业发展,县中医院及综合医院要建立中医特色突出的中医专科,逐步达到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科,村卫生所有中医医生,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七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争创“廉医、诚信、为民、和谐医院”活动和“爱岗位、献爱心,争做人民健康好卫士”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卫生系统“教育、监督、惩处并重”的惩防体系,积极组织医疗机构参加全省药品统一集中招标,坚持纠建并举,认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八是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强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新闻宣传意识,提高媒体沟通能力,主动做好舆论引导,树立卫生行业良好形象,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同时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源头上消除矛盾。九是加强卫生局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机关服务团队,维护和树立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面貌。

明确任务 理清思路
为下一步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近几年来,叶县卫生局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使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就下一步的卫生工作重点和具体规划实施,该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向记者表示: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认真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功能,创新服务,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一是加强区域卫生规划,明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目标,将功能不同、定位不同、层级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起来,重点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在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同时,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创造条件,引导社会资源投资医疗卫生事业,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二是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统筹、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统筹,加强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配合、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融合与配合,加大城市卫生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异,促进卫生系统内各个部门的有机联系与互动配合。三是把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作为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环节,抓住重点工作,着眼突出问题,集中突破难题,全面推进改革,实现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之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要科学核定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核定支出标准和拨款数额,实行拨款与服务数量、质量挂钩,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发挥防治结合功能。五是逐步取消“以药养医”机制,切断药品与医院的经济联系。同时,医院内部也要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核定岗位责任和目标任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提高职工的待遇,调动职工积极性。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该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告诉记者说,2008年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比较特殊的一年,是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起步之年,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能力。
首先,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规范合作医疗运行机制,规范基金管理,发挥基金最大效益,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防止出现过度医疗、开大处方等行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基金安全运行,确保参合群众最大限度地得到实惠。
其次,突出工作重点。继续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一般病、常见病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继续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狠抓工作中难点。争取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各医疗单位要结合实际,努力在争取卫生资金上取得成绩。拓宽筹资渠道,努力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国债资金和其他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其他社会资金,壮大卫生事业。
第四,解决工作中热点。当前医患关系出现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源于复杂的社会因素,要正确对待,从自身做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尊重患者,理解病人,真正关怀患者疾苦,多为患者着想,从而赢得患者的理解和尊重,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第五,克服工作中弱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提高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掌握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卫生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开创卫生改革发展新局面。
卫生改革与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30年来,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项卫生工作均步入了科学化、规格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如今,面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挑战,决策者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一起在党的正确指引下,振奋精神,理清工作思路,以创新的工作方法向着更高一步迈进,永攀卫生事业高峰。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