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6期第1版
 
2008年第116期第2版
 
2008年第116期第3版
 
2008年第116期第4版
 
2008年第116期第5版
 
2008年第116期第6版
 
 

强化管理 开拓进取 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改革开放30周年看叶县人民医院发展历程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孙新民
  叶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建院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院医务人员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医院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妇幼保健、卫生防疫、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单位,医院开设床位300张,现有职工500人,其中高、中级职称68人,卫生技术人员240人,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71人,中专学历157人。设立临床及职能科室30余个,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住院病人6000余人次,每年做大、中型手术1500余例。配有德国西门子全身螺旋CT、500ma影像增强X光机、日本可尼卡美能达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R)、美国vri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彩超)、电子胃镜、彩色经颅多普勒诊断仪、心电工作站、心电监护仪、胎儿微机监护仪、全自动麻醉机、腹腔镜、全自动洗胃机、腹腔镜、脑电图、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流变测定仪、酶标仪、全自动视野仪、眼科A/B超、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既是全县抢救和治疗中心又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协作医院。现开设有心脑血管、消化、泌尿、神经、肾内、内分泌、脑外、骨外、普外、妇产、儿科、眼病治疗中心、肿瘤、肛肠痔漏、皮肤、口腔、康复等具有特色的科室。先后开展脑外、普外、胸外、骨外、妇产及五官科新技术项目80余项,发表各级论文300余篇,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和微创治疗脑出血达到同级医院先进水平。因此,医院曾先后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市、县三级“巾帼文明岗”,“县十佳文明服务窗口”,“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非典防治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河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叶县交通事故定点医疗单位”、“平顶山昆城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
 近年来,叶县人民医院以院长冯先炳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县卫生局的指导下,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社会效益第一的办院方针”,积极的开展“廉医、诚信、为民医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医院管理年”活动,艰苦创业,努力拼搏,推动医院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面貌、医疗条件在逐步改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业务收入逐年大幅度提高,仅2007年,全院总收入达到了2400万元。

 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省卫生厅和市、县卫生局的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健全措施,加强管理,完善服务,规范行为,切实做好医院管理年活动各项工作,着力加强全院职工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牢固树立“质量兴院”意识,狠抓医疗质量。医院把“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内容融入到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当中,把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效杜绝和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1、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组织。根据《河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工作评价细则》和《河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手册》,建立健全“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对“医疗质量、病案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输血管理”等专业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完善了各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使各自的职责与权限范围进一步明晰。2、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并形成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医疗纠纷处理预案》、《导诊岗位服务规范》、《医患沟通制度》。3、进一步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有关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的学习与培训,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多次派出医疗管理人员参加全国性和省市组织的“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等学习班,并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试。4、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补充规定》,加强对病历质量的检查监督:一是院领导定期不定期抽查运行病历和门诊病历,组织本院检查组督查病历质量,对不合格的病历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处罚。二是各科主任对住院病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纠正病历质量问题。三是质控委员会对每份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每月对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小结并通报全院。四是病案管理委员会加大管理力度,针对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制定整改措施,督促及时整改。全院病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病历甲级率达到95%以上。5、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完善了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实行了分管院长业务查房制度,加大了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6、进一步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了临床用血程序,在血库开展交叉配血试验,缩短了病人用血的流程,提高了临床用血效率,完善了血库工作职能,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各项操作规程,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7、强化护理质量控制,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明确了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和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将新修订的分级护理制度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和方法贯穿到护理质量月考评中,严格执行等级护理制度及考评标准,按等级护理要求落实病人的护理措施,重点加强了新病人及危重病人的日、夜间巡视工作。三是加强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认真执行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明确各科护理病历的质控护士,加强对护理记录的环节质控,及时纠正护士不正确、不规范的书写,提高了护理文书的内涵质量。四是坚持护理质量考评,采取随机与定期相结合,每季组织护士长进行一次全院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奖惩兑现,全年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8、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了急诊工作水平。创新工作机制,推行120急救中心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了120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强化对随车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了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院前抢救诊断水平。使“120”绿色急救通道更加畅通。9、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管理规范,按时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
 严格收费管理,调整收入结构。一是严格控制药品在医疗业务收入中的比例。所需药品全部按照平顶山市招标采购要求,执行“双百”、“双十”制度,药品价格执行顺加15%,500元以上单品种药品加75元。制定了以常用药物为主的《基本用药目录》,在用药结构和用药范围上,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控制,建立临床用药三线三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进口、贵重药品的使用,使临床用药逐步走向规范化。彻底改变了以往群众认为县医院药价高、看病贵的坏印象,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降到了40%以下,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医疗收费明码标价,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建立护士站及医疗收费微机化管理,三是建立按岗、按工作量、按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绩取酬的奖金分配制度,较好地实现了医院经济“软着陆”,医院财力稳步增强,医院经济状况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社会各界对医院的价格普遍满意,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带来的实惠。

 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备足后劲。坚持每年从医学院校毕业生中择优公开选聘人才,先后到郑大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大学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等院校参加大学生见面会,签订用人意向,然后组织面试、笔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共招聘统招大专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35人,正规护校毕业生60人。从外地引进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师5人。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在职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先后有100余名同志通过在职学历教育获得了大专以上文凭。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鼓励老中青技术骨干结成对子,开展传帮带,初步建立起了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解决了医疗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先后投资790万元购置了彩超、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血液灌洗机、碎石机、C型臂等大型先进设备及必要的一般设备63台件,为所有病房、所有科室安装了空调、暖气,改善了就诊环境和住院条件。2004年投资120万元新征土地42.6亩,新建了传染病区,新增了呼吸内科病区、心血管内科、肾内、内分泌内科,使内科床位由原来的40张增加到160张。一大批原来需到市级医院就诊的患者留在了叶县,既方便了病人,又节省了医疗开支。2005年委托河南省建筑设计院对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2006年争取到国债项目门诊楼建设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计划2009年5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加强财务管理,确保正常运转。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浮动工资制,实施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工资与业务收入、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成本消耗挂钩,精打细算,降耗增效。加强用电、用煤、用水、燃油、维修管理,严控招待费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工资待遇、保业务发展需要上。药品、设备实行计划管理、招标采购,层层把关。大额支出集体研究决策,坚决杜绝胡支乱花、盲目支出。几年来,除了消化历史债务600余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使医院经济始终保持健康安全,使全体职工感到踏实放心。

 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互相补台,互相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每个人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决策,说了算,定了干,求实务实不摆花架子,不摆形式主义。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每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切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精诚团结,率先垂范,为全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自立自强、团结奉献、严谨求实、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精益求精”确定为医院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医院宗旨,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医院的职业道德,医德当生命、信誉当效益、质量当本钱是医院的灵魂,创一流质量、创一流管理、创一流医院是医院奋斗目标,树立“团结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廉洁意识、奉献意识”是医院的团队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德治院、全面发展是医院的战略方针。
 经过50余年风雨洗礼的叶县人民医院,在新的世纪,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自己发展的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医院管理,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科研条件,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发展新业务新技术,力争使医院整体综合水平跨入全国同级医院先进行列。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