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托起新希望——改革开放30周年看叶县妇幼保健院发展历程 |
|
本报记者 王平 叶县妇幼保健院与该县卫生局同在一个大院里办公,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医疗设备,与周边同行业兄弟单位相比,都有着不小的距离。但论及婴幼儿安全生产率和病人满意度以及所取得的各项荣誉,该保健院的白衣天使们无不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们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托起了婴幼儿健康的摇篮。 1978年的叶县妇幼保健站,只有职工12人、医师6人,一张产床、一个听诊器、一台血压计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没有一台象样的辅助检查仪器,遇上病情稍微复杂的患者就只能介绍到兄弟医院。 2007年,该保健院职工总人数达到了78人,主治医师17人,医师9人,医士22人,较1978年增长了6倍。如今,叶县妇幼保健院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2台,手术床、多功能产床、大型胎心监护仪、麻醉机、无影灯、血液细胞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等中小型医疗设备齐全,能够治疗各类妇科疑难杂症,可以开展剖宫产、卵巢穿刺摘、子宫肌瘤剔、子宫全切等手术。目前,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100%以上,业务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同时,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建卡率占98%。30年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占58%,新法接生率占62%,新生儿、婴儿死亡占16%。而2007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全县孕产妇新法接生100%,婴儿、新生儿死亡率较30年前下降到2%。 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妇幼保健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专科医院的佼佼者,并走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专科特色建设之路。在谈起这些变化和发展历程时,该院院长石小红激动不已,她告诉记者:“在过去,保健院的基础设施非常差,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很多业务无法开展。近几年来,国家对妇幼保健工作特别重视和支持,对医院加大了设备投入力度,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面对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保健院抓住机遇不放松,首先从临床上选派有事业心、有工作能力的技术人员分批到省、市的对口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同时,医院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学至能用的效果。其次,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各临床急需医疗设备。第三,针对参合农民的不断增加,医院采取有力措施,在做好优质服务的同时,要求首诊医生对每一位出院病人进行跟踪回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回复情况,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亲情关系,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第四,医院每年都要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一次技术大比武活动,对成绩较好者进行鼓励和奖励,一次技术比武不合格者可参加第二次比武,如再次不及格将批评教育直至扣除工资。第五,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全县贫困孕产妇住院补助100元,高危孕产妇转诊补助100元,剖宫产住院报销70%等政策的落实,有效解决孕产妇住不起院的现状。通过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激励措施的落实,全院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服务态度得到了较大转变,就诊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病人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医院快速发展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而且还得到了各级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996年,保健院被平顶山市卫生局正式批准挂牌为叶县妇幼爱婴医院。2005年,经河南省卫生厅一级妇幼保健院标准验收,连年被评为市、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各项荣誉面前,该院院长石小红并不居功自傲,她表示:“我们将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挑战明天,在激励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以求技术精湛、业务全面、服务一流,用真诚和爱心托起婴儿健康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