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6期第1版
 
2008年第116期第2版
 
2008年第116期第3版
 
2008年第116期第4版
 
2008年第116期第5版
 
2008年第116期第6版
 
 

脚踏实地干实事 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30周年看叶县旧县乡中心卫生院发展历程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王平
 昔日的叶县旧县乡中心卫生院房屋简陋,业务科室单一,基础施简单、落后,门诊病人寥寥无几。如今的叶县旧县乡中心卫生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妇幼保健、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经济收入逐年大幅度提高,连年被市、县评为“市级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谈起医院的发展历程,该院院长刘国兴感慨地说,曾几何时,卫生院的发展举步维艰,房舍简陋,设备落后,就医条件差。经历了数十载的风风雨雨,从仅有十多间的简陋病房,到如今高楼耸立的花园式乡镇卫生院,无论从基础设施、设备引进,业务开展还是就诊环境、医疗服务,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基本满足了当地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为了打造一流环境、一流技术、一流服务、群众满意的贴心医院,该院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医疗体制改革这一机遇,创新管理机制,积极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坚持岗位聘任,加大人才培养,加强硬件建设,增加设备投入。为彻底改善就医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该院克难攻坚,积极争取项目,努力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基础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投入力度。2007年,该院争取国债项目资金83万元,建成了门诊楼,自筹资金建成了病房楼,硬化了院内路面,种植了景观树、草坪,医院内花香草绿,环境幽雅。在着力改善就医环境的同时,医院在经济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又想方设法筹资25万元,购置了B超机、心电图机、电脑图机、眼科手术显微镜、心电监护、双极电刀等设备,并建起了无菌手术室、产房等业务用房。同时,全院各业务科室全部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信息化安全监控。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投入,为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湛的医术是医院的不懈追求。几年来,旧县乡中心卫生院在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坚持人才培养与招聘大中专毕业生相结合,对任职医护人员定期培训;邀请专家前来授课,每年选派3至5人到省、市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并聘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专家、糖尿病专家长期坐诊。目前,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25人,中级以上职称2人,初级职称23人。
  该院院长刘国兴对记者说:“医院的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就我个人来说,既是管理者,又是一名骨外科医生,由于技术过硬,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根据实际情况,医院积极组织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传、帮、带、教学习活动,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学习新业务、掌握新技术。通过业务学习活动的开展,医院已经形成了骨外、普外、妇产科等拳头科室,并带动了腰椎、髋关节及四肢骨科、胃大部切除、胆囊、胆总管探查、脾切除、肠梗阻、子宫全切除、剖腹产等手术的开展。
  随着病人逐渐增多,医院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同时,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做到热情、周到,以真诚换取病人的信任。另外,医院还专门为来院的病人开辟了便民服务窗口,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对特别困难的病人家庭实行优惠治疗。同时,医院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深入开展,想法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转变工作态度,努力做好优质服务。并对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量化细化,增强工作透明度。同时,医院还在门诊大厅设立了意见箱,发放病人意见调查表,广泛征求病人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病人反馈的意见医院将对表现好的进行表扬,对造成不良影响的医务人员进行严厉批评和经济惩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医院不良现象得到了改进,病人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叶县旧县乡中心卫生院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全面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如今,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昂首向上,奋发进取,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