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
|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陈利军
 |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
|
1978年的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大门
 |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
|
现代化的行政集中办公大厅
 |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
|
“天使之星”大赛颁奖仪式
 |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
|
温馨的入院接待处
 |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
|
64排螺旋CT
——改革开放30年见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辉煌历程
■本报记者 李季 通讯员 卢兴烈 王新光
题记: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给医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经过30年的开拓、奋斗,换来了医院今日的辉煌与成就。医院由当年开封市的一所二流中型医院一跃成为开封市的大型一流医院。
从一组数字可以看出30年医院的发展变化:1978年,医院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床位320张,固定资产79.5万元,员工448人,年出院病人4830人次。如今,医院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床位828张,固定资产1.7亿,员工1200余人,年出院病人达1.6万人次。医院拥有45个专业科室,6个市级科研所,1个市级医学重点实验室,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豫东地区首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封市急救中心附设于此。
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先后获河南省文明医院、河南省双十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河南省社会服务承诺先进单位、河南省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廉医诚信为民和谐医院等多项荣誉称号,在2005~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位居地市级医院前列。
科技兴院、改革强院、服务立院、文化建院、依法治院,这些一院人确定并实施的五大战略,成为医院走向辉煌的强力助推器。
科技兴院篇
医院复兴,科技先行,为实现科技兴院战略,医院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5.21科技开发系统工程》,即发展医院具有技术优势的五个重点专科,使200名技术人员达到高一级技术水平,带动医学科技进步,并由此增收100万元。以系统论原理实施的科技兴院战略获得成功,拉开了科技兴院的序幕,为医院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面对当年的医院房舍、设备老化与不足,以及高级医疗技术人员缺乏、资金缺乏的严酷现实,院领导审时度势,果断提出“负债经营”理论,有钱要办事,没有钱也要办大事,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开始大步探索建设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新路。以“借水行舟”、“借鸡下蛋”方式,改善医院基础设施、更新医疗设备、培养并引进高级医学人才。通过银行贷款、职工集资等方式,建起了高14层的现代化病房大楼。购置了64排螺旋CT、1.5T磁共振仪、DSA、ECT、CR、数字胃肠机、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关节镜、直线加速器、X-刀、彩超、高压氧舱、血清模块工作站等400余台件大型医疗设备,从而为医院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0年来,从无到有,开封市神经科疾病研究所等6个市级科研所相继落户该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分别获“河南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外科等7个专科被评为“开封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5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科技兴院也带来了医院新业务、新技术的蓬勃开展。1983年,该院在豫东地区率先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获得成功。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介入治疗冠心病、布加氏综合征、肝胆疾病及肿瘤、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气压弹道碎石术、双髋关节置换术相继开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后遗症、糖尿病足,肝移植术等一大批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使得医院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着与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的同步。
改革强院篇
医院要加速发展,必须从整合人力资源,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出发,医院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实行“定岗定编”,以提高办事效率。行政后勤实施“大部制”,职能科室由原来的26个缩减为11个部室,并实施员工的“全员聘用制”,中层干部实施“竞聘上岗”,所有被聘的科室负责人均实施“任期目标责任制”。9月中旬以来,医院分批对新上岗的159名中层干部进行了拓展训练,以达到加强制度意识,提高执行力,加强沟通,提高责任心,增强团队意识的目的。
改革工资分配机制,封存档案工资,向管理倾斜、向技术倾斜、向一线倾斜、向风险倾斜,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权责利统一、量入为出”为原则,实行“基础工资+风险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目标管理奖”的新薪酬制。
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医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引进、鼓励职工接受在职教育、进修的政策。医院创立了“首席专家制”,11位重点学科的著名老专家受聘为“首席专家”,为留住人才、培养新人,为学科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促进作用。
服务立院篇
转变员工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是该院的一大亮点。为此,医院出台了服务立院11项规定,决定实施包括门诊督导、院领导接待及行政查房等制度在内的11项具体措施。1996年以来,医院先后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全员全程礼仪服务”活动、争创“省双十佳医院”活动、争创“无红包、无回扣、无提成医院”活动、“病人选医生”活动、争创“廉医、诚信、为民服务医院”活动、“窗口行业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竞赛”和“三优一满意”活动。邀请了河南大学教授为医护人员举办“文明礼仪培训班”,对医院员工分批进行了文明礼仪系统化培训,开展了“讲普通话”活动,举办“医患沟通讲座”。为拉近医患距离,加强医患沟通,医院修订了《医患沟通制度》,医院在门诊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就医全程无障碍”和“零缺陷”服务,每天有院长代表值班,随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设置“意见箱”、“投诉电话”和“信息查询触摸屏”,定期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和工休座谈会等措施为医患沟通提供了多条渠道。
为给贫困患者排忧解难,该院推出了多项措施。杞县板木乡小女孩王海红由于先天性唇颚裂,出生后被遗弃。收养她的养父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无力为她医治。医院得知后,免收了她7000余元医疗费,为她做了3项整形手术,彻底改变了小海红的命运。两年来,该院为贫困患者已减免医疗费用40多万元。
该院从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方便病人就医入手,近几年来,投资新建了医技楼、放疗楼、康复楼、输液大厅,对门诊大厅和一些病区环境进行了改造,为病区安装了防撞扶手,在全院安装了较为完善的标示导向系统,更新了病区所有被褥,一系列方便病人的人性化措施得到了病人的赞誉。
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医院延长了门诊开放时间,开设了“午间门诊”、“退休返聘专家门诊”,实施了“假日免挂号就诊”,节假日照常开放门诊,开通了“电话预约挂号”服务,满足了患者的不同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关注每个细节,用心服务、用心沟通、用心体验,把对患者的优质服务落在实处。”为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心理需求,开封市一院进行了人性化设计:营造宽敞明亮、舒心的就医环境;装饰色彩柔和、布局合理的病房。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病房,一位患者家属高兴地说:“这里的服务态度很好,尤其是护士长,啥事都交待得很清楚,热情周到,治疗、护理、询问一会儿一趟,我们像在家里一样放心。”该院副书记卢兴烈介绍,3位院领导带领院督察组每周不定期深入病房,直接调查病人,征求患者意见,公示检查结果。院长陈利军告诫全院职工:“不管病人有什么样的意见,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都是失理者,一律给予处罚。如果调查核实后责任确实不在医务人员,我亲自给大家发委屈奖。”
文化建院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该院党委逐渐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凝聚力,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使医院文化品牌逐步显现。
“医院每天都在和患者打交道,服务对象是患者,所以,医院时刻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院长陈利军的话很朴实。
一位血液病患者急需血小板,医院血液科主任匡霞悄悄地跑到开封市中心血站为患者捐献。神经内科医生罗志刚的手机上莫名其妙地多了1000元话费,原来是一位患者表达对罗大夫的感激之情,在被罗大夫拒绝后,无奈想起了这么一招。得知情况后罗大夫立即取出工资,还给了患者。耳鼻喉科首席专家牛彩英接诊了一位患者,手术前,患者家属忐忑不安地把一个红包塞给她,她笑笑:“这您放心了?”做完手术,她跑到住院部,把红包里的钱存进患者的账上……
体恤患者,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不仅是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更是医院管理思想深入人心的体现。
此外,该院还建立了“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医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创办了《开封医苑》报,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确定了院徽、院训、院旗和标准字、标准色。聘请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为该院进行了整体策划,邀请专家进行医院管理、市场营销、服务品牌、成本核算等管理理念讲座,开展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顺利通过了质量认证。
近4年来,医院先后举办了职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天使之星”形象大赛、“我爱我院”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卡拉OK大赛、书法摄影比赛、钓鱼比赛、包饺子厨艺大赛,“纪念母亲节”座谈会、“托起明天太阳”少儿才艺大赛、晨跑比赛,在全院业务管理干部和团员青年中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开展了团员青年拓展训练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院内QQ群和团员青年论坛,坚持办好职工之家各项娱乐、健身活动,为职工送生日蛋糕,为新婚夫妇送贺卡和礼品活动。通过女职工每年健康体检、怀孕女工的值班照顾、各项计划生育的政策落实等,解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对全院职工和新进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了职工归属感和医院凝聚力,从而更好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我们医院的名字里有‘人民’二字。”该院党委副书记卢兴烈的话时常被大家提起。
依法治院篇
近几年来,该院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依法治院总体目标,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法制化医院建设。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依法治院领导小组,设立了依法治院办公室,从职能科室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力量,专职做好督察,收集资料,汇总、回报和宣传工作,并着力加强舆论宣传,为构建和谐医院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了依法治院活动的有序开展。
依法治院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公众参与,舆论监督依法治院,积极以专题简报、院报、宣传栏,各级各类报纸等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及时报道各部门、各科室开展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工作动态,同时还强化对职工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职工自身的法律意识;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了《开展依法执业,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集中教育,院办公室将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院办公网上的公共信件公布于全院,便于职工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并确定在每周二、周三下午为集中教育时间,每周一个专题,分别由专门人员授课,通过系统学习,职工依法执业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在学法知识的同时,该院还坚决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了《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违规违法公示制度》,定期对依法执业、劳动纪律、医疗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了依法行医,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保护患者权益。通过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全院医护人员能准确把握相关专业法律,熟知法律所赋予的各项职责,做到了严格程序、规范行为、增强能力、提高水平,实现了由注重依靠行政行为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法规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