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4期第1版
 
2008年第114期第2版
 
2008年第114期第3版
 
2008年第114期第4版
 
 

改革开放三十年 昔日旧貌换新颜——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改革开放30年巡礼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尚跃军
 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旧貌换新颜的三十年。
 当夜色悄悄隐去,朝霞轻轻揭开大地的面纱,地处开封东端的由几座大型建筑物组成的白色世界,总是第一个迎来古城的黎明。
 这就是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这是一座拥有1300多名员工的开封市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也是开封市唯一的红十字医院。

 一、基础设施建设
 伫立在二院的大门前,有一种神圣感。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门楼,显示出了二院的与众不同。走进门诊大厅,迎面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医院概况的介绍和热情的问候语,使来到这里的人们如沐春风;左侧的二院急救中心,一派紧张而有秩序的繁忙景象;右侧的服务台,几位漂亮的导医人员正在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旁边是几把崭新的轮椅和饮水用具,给患者提供极大的方便;电子触摸屏犹如一位忠诚的天使,指导着患者的就医程序。在门诊大厅的两侧,是各式各样的专栏,有保健常识,有价格明细表,有各类有关医疗的法律法规摘要,患者及家属各取所需。
 从门诊楼的后门出来,就来到了一个花园式的世界。在病房楼前,曲径回廊,亭台花榭,小桥流水,晶莹喷泉,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憩息环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院在第一批开封市花园式医院的评选中榜上有名。
 在病房大楼,我们看到了已经装修一新的各科病房;这座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风光的病房大楼,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为改变医院服务设施陈旧的状况,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通过多方筹资,年内先后完成了院部13个病区和分院4个病区以及生化室、输血科、病理科、门诊化验室、门诊记账收费处、门诊药房、医保药房、医保门诊收费、门诊注射室等科室的装修改造任务,修建了病房楼与门诊楼之间的病人推车道路,对困扰医院多年的变压器进行增容,对年久失修的供暖锅炉和供暖管网系统也进行了更新改造,病房楼前花园景观的修建成为医院新的亮点。同时,医院大门两侧新盖的两幢办公楼,既给临床腾出了业务用房,也改善了医院办公条件。以上基础服务设施的改造,使医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困扰医院多年的电力问题、冬季供暖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医疗用房紧张的状况有了较大缓解,病人的住院条件焕然一新。近几年,医院在院病人每年都有大幅度升高,其中基础服务设施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1978年的时候,二院仅占地16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在山货店街的几座50年代建造的破楼内,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老化,存在多处火灾隐患。1979年二院开始东迁,搬入现在的位置,占地78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别是原来的5倍和3倍多。

二、医疗技术创新
 以上仅是二院的表面现象吗?不,和她的容貌可以媲美的是,二院有着辉煌的医疗技术的创新业绩。历史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给二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院领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上,走出了一条以科技为龙头,以抓好硬件设施和开发引进先进技术为手段,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综合实力为目的的振兴之路。
 自1978年以来,二院率先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如心脏起搏器的安装、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等多脏器的介入治疗、选择性血液成分稀释治疗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高黏滞血症、脑肿瘤切除、经颅穿碎溶法治疗脑出血、关节置换、断肢再植、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颌骨骨折内固定等新技术新疗法,有100多项,为广大病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进入2007年以来,各临床科室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骨科开展的锥体成型治疗锥体病变、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疾病;妇产科和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开展结束了外科系列只做常规手术的历史;神经内外科开展的脑血管造影术,使二院介入治疗技术有了新的扩展;心内科开展的心血管介入造影术,提高了心血管病的诊疗技术。

三、医疗设备更新
 1983年后,医院自筹资金,购置了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两台B超机和一台8800型CT扫描机,后者在当时的开封市是第一台。90年代以后,伴随医院的发展和医疗领域的不断拓宽,医院又陆续购置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百余台件,其中有:德国西门子双C臂数字减影系统、美产9800型全身CT扫描机、日产东芝140型全身彩色多普勒、日产血液透析仪、彩色脑地形图、全套重症监护室进口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引进,为近10年来医院临床及科研领域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必需的条件和必要的保证。进入21世纪,院领导班子更是拓宽思路,通过国际国内贷款、集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引进双排螺旋CT、磁共振、钼钯X光机、手术显微镜、动态血压监测、运动踏板、体外循环机、血气分析仪、体外碎石机、500毫安X光机、关节镜及刨削机、生物安全柜、麻醉呼吸机、脑外用头颅架及双机电凝、病理切片机、动脉功能测定仪、生化分析仪、监护仪、深部热疗机、超声聚焦刀、准分子激光、动脉新功能测定、除颤仪等大型诊疗设备30余台件,价值2000多万元。大批的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扭转了医院医疗设备落后的局面,为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搭起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四、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一项根本措施。自1978年以来,医院坚持不懈地走“知识引路、人才兴院”的路子。一方面注重接受和引进高等学历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注重发现培养科室接班人和学科带头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制定了“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政策,合理开发配置人力资源,努力调整人才结构,持续搞活用人机制,继续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动态管理方式。对医务人员初步改进进修培养办法,加大人才进修培训力度,每年都派出数名医师和护理骨干到北京、上海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派出学习研讨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班,其中医生几十人,护理人员上百人。按照新人新办法的管理规定,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2007年医院招聘本科大学生22人,其中医疗专业18人,影像专业2人,检验专业2人,护理大专生12人,引进临床急需的熟练技术人才9人,提升了医院卫技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业务骨干,实行发放津贴奖励制度,还设立了处方奖、质控管理奖、新业务新技术奖等等,进一步激励了职工爱岗敬业、优质高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2007年送出进修培训人员14名,派出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术活动35人次;还从院外引进博士生副院长1名,知名心外科专家1名,眼科专家1名,肿瘤内科专家1名,中级技术人员10余人;为70多名业务骨干解决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问题;经过综合考核,10余名业务骨干走上了科室领导岗位。在班子和各级干部中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业务骨干采取工作上放手支持、生活上关心照顾、遇到困难时鼓励帮助、取得成绩时肯定表彰,从而在院内营造出了良好的人文氛围。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新业务新技术在医院广泛开展,一个比业务技术、比服务质量、比工作效率、比科技创新的热潮正在院内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医院有4项科研立项,其中两项年内通过鉴定,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36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余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5项。在日常工作中,广大医护人员为救治病人加班加点,竭尽全力,甚至忍辱负重,表现出了崇高的医德和主人翁精神。
 不仅如此,二院还把为县乡医院培训医务人员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早在1982年,按照省卫生厅的指示,二院即与夏邑县医院结成了帮扶关系,为其无偿传授技术、培训人员。1990年至1994年,二院共派出8批医疗队,先后驻兰考县、开封县、杞县的十几个乡卫生院,每批数月或者半年,向乡村医生传授经验和技术,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扬。这种做法提高了基层卫技人员的素质,为农村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医院报》、《医药卫生报》均对此有详细报道。

五、医院文化建设
 1978年的时候,医院还没有一份固定的宣传资料,1979年后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使医院有了一份油印的“医院动态”,不定期报道医院的各类活动动态,这份医院动态一直坚持到2007年。
 2007年创刊了院刊《新二院》,设有“医院要闻、管理天地、医护广场、杏林副刊”4个版面。通过宣传医院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介绍医院开展的重大活动、进行业务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传播医疗保健知识等,使更多的人认识二院,了解二院。
 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利用院周会对广大干部进行市场意识教育,服务理念教育,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组织播放有关医院管理和提高管理素质的电教片,号召大家共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并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了读书心得。为统一全院职工的执业理念,年内医院依据自身特点,决定将“和谐、仁爱、求实、进取”8个字作为医院精神。
 在医院良好的文化氛围里,广大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向社会和患者奉献出一片爱心,为医院整体品牌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全市岗位技能杯比赛中,医疗、护理、医技都获得好的名次,有两位同志获得开封市卫生系统岗位技能能手称号,二院获得优秀组织奖,有7名同志被评为院级岗位技术能手。在全市社会医疗保险知识竞赛中,二院获得集体三等奖;在全省社会医疗保险知识竞赛中,手术室护士杨文莉获得“优秀选手奖”。在全市会计知识大赛中,二院获得1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显微外科主任李红被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河南省医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手术室护士杨文莉为新加坡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500毫升、血浆300毫升,被推荐为2007感动开封候选人。皮肤科主任王哲新被评为“2007年十佳青年”。今年三八妇女节,二院被评为开封市三八红旗手先进集体,并继续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急诊科、心内科、皮肤科等许多科室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多次在电视台和报刊上得到宣传报道,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为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年初,工会组织开展了“迎新春游艺活动”,猜谜、下棋、投圈、打双升等活动,“七一”举办了“迎接十七大,才艺、书法展示活动”,秋高气爽季节组织离退休职工到龙亭公园游园,组织职工到万岁山公园游园,冬季举办了骑自行车比赛,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
 2007年医院为特困病人减免医疗费13.9万元,捐献棉衣1200件,人民币460元。组织开展义诊、帮扶工作,为帮扶社区的困难户送去了油、食物、水果,捐建了两个宣传栏,捐赠了电视机、VCD、桌、椅,建立了电教室,订阅了《开封日报》、《汴梁晚报》,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心中,医院被顺河区委区政府评为“支持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医院2007年共收到病人感谢信36封、锦旗21面,医生拒收病人红包5600元,在省、市、报纸、电视台、电台上受到表扬60余次。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