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3期第1版
 
2008年第113期第2版
 
2008年第113期第3版
 
2008年第113期第4版
 
 

短信成瘾易患社交障碍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不久前《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刊登文章称,人们对于手机短信及上网的过度依赖也是一种精神疾病。
    医院心理门诊收治的一些患者中,也存在“短信成瘾”的病例。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短信交流,特别是年轻一代。有调查表明,18~25岁的年轻人更喜欢发短信。
    但是,别以为短信一族是时尚的象征,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倪桓博士提醒,喜欢发短信胜过面谈,可能是自卑的表现,容易造成社交障碍。
    倪桓博士称,国外有研究资料显示,相对自卑和自闭的人更喜欢采取间接的交往方式,比如发短信、聊QQ等。因为自卑者对于真实的世界总有种畏惧感,他们害怕面对面的沟通,而短信和网络的即时异地沟通模式,就好像一把庇护伞,既隐藏了他们的自卑和自闭,又为他们扩大人际交往的需求提供了通道。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套”。就好像初学走路的婴儿,如果总是抱着他害怕他摔倒,他就永远会有依赖,最终也学不会走路。
    专家解释,畏惧人际交往的自卑者,因为有了短信这种途径,一方面,满足了情感交流的需求,容易形成自信的假象;另一方面,形成短信依赖后,永远在庇护伞下生存,很难真正走出心理的阴影。严重的恐怕会患上“短信成瘾”疾病。而对于信息成瘾患者,国外研究者这样总结他们的四大症状:当无法用短信与外界交流的时候会产生孤独挫折感;强烈渴求升级到更高配置的设备;在短信使用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体验他们上瘾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倪桓博士说,过度使用短信会影响人的个性发展,造成社交障碍。他建议有自卑倾向的人要更加努力克服心理障碍,积极投入到现实社会的交往之中,多交身边的朋友,而不是只用短信诉说喜怒哀乐。
            (摘自《健康时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