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2期第1版
 
2008年第112期第2版
 
2008年第112期第3版
 
2008年第112期第4版
 
 

加强监管让新农合阳光普照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季
  “大娘,让我看看您参加新农合的本本,您叫啥名字呀……”国庆长假期间,在开封市新农合定点医院的住院部,会时不时出现几名督察人员,对住院病人的情况进行核对。
  他们就是开封市新农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今年我们加大了督察力度,经常在节假日晚上到定点医疗机构核查在院病人情况,发现冒名顶替、挂床者坚决不予报补,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开封市卫生局副局长郭明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从年初至今,开封市已进行全市性检查3次,每次均把检查结果通报给各县区政府,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责成县政府依法依纪做出严肃处理。“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的保命钱,管好、用好、发挥好基金的效益,是我们新农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开封市卫生局基妇科科长常红很有感触的告诉记者,“我们加强监管就是要让新农合运行全程阳光普照,让农民放心、安心。”
  对于加强新农合监管,开封市有一个样板县——兰考县。兰考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79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0万,2005年底被确定为我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有效、健康运行,成为该县新农合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两年多的实施运行,该县总结经验,建立了一套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规范”为一体的新农合基金监管防控体系,成为新农合基金监管的纲领性指导方案。
  如今,在兰考县的乡村活跃着26名真正意义上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专职审核监督员,这些监督员全部纳入财政、全民事业编制。没有后顾之忧的监督员们一心一意地行使监督权力,兰考县的监督工作真正做到了关口前移。监督员被派驻到各定点医疗机构,对重点病人进行出院补偿前的把关审核,重点审核不予报销的病种、外伤病种、高额医疗费用患者等,有效地行业监督使问题被发现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了基金流失,确保了基金安全。当兰考县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获悉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意见》,要求各县每个乡镇要配备2名专职新农合监督管理人员,充实监管力量时,这名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的‘土’做法还真具有前瞻性,这样,我们只要稍加规范就完全可以达到要求了,我们的监督工作将更加完善。”
  如果说兰考县的做法是一朵花的话,那么开封市对于新农合监管的坚实基础则是保障这朵花绽放的肥沃土壤。开封市新农合办公室有一张“课程表”,这里记载着该市县、区新农合工作人员参加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新农合有关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的频次。“充电”使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职务犯罪预防为主,尤其是与新农合基金密切接触的定点医疗机构的人员更是不能放松这根弦。于是开封市新农合办公室经常邀请市纪检会、市检察院人员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进行法制教育,一系列措施有效预防了职务犯罪,防止了资金流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封市已在6月份实现了卫生院管理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的对接,住院病人情况24小时内就可进入微机,各县区农合办随时可在网上审核在院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据了解,开封市市、县、乡系统联网即将实现。为防止新农合基金的“正常流失”,开封市还适时建立了评审制度。该市要求各县区采取措施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各县区成立新农合专家组,制定了“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四合理”专家组认定制度。
  如今,开封市新农合管理工作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上,都得到了提升。但是,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也摆在了面前。开封市卫生局副局长郭明告诉记者:“省政府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意见的出台很及时,为新农合监管工作指明了道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建立健全和加强监管机制,让新农合的一切程序都在阳光下进行操作,取信于民,立信于民,让广大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