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2期第1版
 
2008年第112期第2版
 
2008年第112期第3版
 
2008年第112期第4版
 
 

莫让噪声污染了诊治环境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王学斌
 “你他妈在哪儿呢?我在医院,赶紧过来!”近日,在某三甲医院门诊大厅里,很多病人在排队等候看病,一个衣着时尚、正拿着手机打电话的年轻女子一开口便“语出惊人”。
 一会儿,候诊区的两名中年男子也开始“高谈阔论”,还不时“手舞足蹈”……
 市民李大妈身体不好,经常来医院看病,对这些噪声污染深感厌恶。李大妈说,特别是双休日,来医院看病的人很多,高声说话的人也随之多了起来。“本来身体就不舒服,排队等候时还有人喧哗,简直是在受刑,有时感觉头都要被吵裂了。”李大妈说。
 导医台的一名护士说,虽然门诊室周围都贴着“安静”字样的标志,但仍有一些人旁若无人地说话。诊室是病人集中的场所,一片喧哗,不仅会让一些病人感到烦躁,影响其他人的休息,更会影响医生的诊治。
 “不分场合地喧哗,甚至有时还夹杂着一些粗话,不但影响了周围人的休息,还有损城市的文明形象。”当地市民毛先生说。
 洛阳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科医生史静杰谈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仅是公民道德素质低下的体现,更会影响周围人的健康。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活在喧闹环境中,心脏、听力等生理机能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再“添加”不堪入耳的脏话,更容易使人产生焦虑等症状。
 “医院是特殊的公共环境,尤其需要文明,需要宁静”,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张先生说。在依靠就诊患者、陪同家属和探视病人自觉维护秩序的同时,社会公德方面的宣教工作也要抓紧抓好。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