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11期第1版
 
2008年第111期第2版
 
2008年第111期第3版
 
2008年第111期第4版
 
 

医生还要当好“公卫哨兵”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9月中旬,在甘肃省兰州市了解“结石娃娃”事件的情况时,卫生部部长陈竺握着事件首报医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岳中瑾的手说,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有报告意识,要善于捕捉群发病例背后可能隐藏的公共卫生事件。
  事实上,从“大头娃娃”、“齐二药”、手足口病,再到“结石娃娃”,临床医生的首报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是由于他们的率先发现和及时报告,才使得一起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较早露出冰山一角,大量潜在患者得以及时获救。
医生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又是一例?”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一次平常的早晨例会上,临床医生关于结石患儿的报告强烈地刺激了岳中瑾的神经。
  西北不是泌尿系统结石病的高发地区,在20多年的泌尿临床诊治经历中,岳中瑾遇到的一岁以下婴幼儿结石病例也就一两个。而现在,短时间内泌尿科和儿科出现了十几例。警觉起来的岳中瑾开始了自己的分析:根据临床医生的报告,这些孩子都吃了同一品牌的奶粉。是不是奶粉出了问题?
  岳中瑾马上同时向甘肃省卫生厅法规处、卫生监督所、医政处3个部门做了报告。
  目前正忙于“结石娃娃”门诊筛查工作的“大头娃娃”和手足口病事件的首报者、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刘晓琳说:“这个医生确实很细心,我又多了一个战友。”
  “早一点发现,病人就会少很多。”刘晓琳说,作为医生总要替病人多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事一个人命关天的职业,医生的责任心非常重要。
国家预警机制是更好的警戒哨
  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潍平认为,医生的思维一般比较简单,往往集中于病理研究。“结石娃娃”事件的报告对于临床医生应该是一种提醒:要换一个思路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多留一个心眼。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邸泽青告诉记者,在“结石娃娃”等事件中,临床医生已经不仅是慢性病的宣传员、传染病关口的控制者,更成为发现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哨兵。所以只有医疗机构真正做好公共卫生方面的预警工作,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徐腾达曾上报过多起公共卫生事件,其中包括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一起亚硝酸盐中毒和三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他认为,目前我国的流行病学监控网络还很不健全。
  徐腾达说,很多欧美国家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流行病学常见病、重大疾病的上报机制,并且有专门的流行病学统计机构。因为很多公共卫生事件一开始并不呈现出群发态势,而是散发在各个医院里面。通过这些专门统计机构的病例收集,记录下病人的基本信息,可以建立起相应的病例数据库和资料数据库。通过这两个数据库,不仅卫生部门可以及时分析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基层医生也可方便地获得相关信息。
  对于日益增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徐腾达认为,要使之得到彻底解决,不能仅靠医生的细心和自觉。现在很多食品中都添加了化学成分,因此我国应该成立一个类似外国化学品安全署的政府机构,对药品中的化学成分和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查和监控。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有首先健全国家预警机制和医院预警机制,医生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摘自《 健康报》  孔令敏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