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大图 |
|
——从改革开放30周年看郑州市儿童医院
■本报记者 李伟强 胡晓军 通讯员 刘妍
“哇”的一声,老人哭了。这是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举行的医患座谈会上发生的一幕。
令老人感慨的有很多:脑瘫康复中心的主治医师韩雪帮家属抱孩子,替孩子擦屎擦尿,每天两次查房,随时和家属沟通病情,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尽量为家属节约治疗费用。
说起这事,脑瘫康复中心的主治医师韩雪腼腆一笑,她说:“我也是母亲,对患儿有一种自然的母爱。尽力帮他们治好病,才会开心。”
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了社会满意和医院发展的双赢目标。2007年门诊量555166人,观察量18万人,床位使用率158.5%。与上年同比,平均住院日缩短3.1天;门诊人均费用平均减少4.5元,出院患者人次费用减少200.1元;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分别提高3.1%和2.9%。
和谐的基础:核心竞争力
“郑州市儿童医院就是不一样,俺4个月大的孙子在我们当地医院,让护士扎了三四针都扎不准,每次扎针俺都揪心。在这儿,护士扎一针就回血,俺孙子可是不受罪了。”一位患儿的爷爷夸奖说。
从“一针见血”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到看病准、用药神,郑州市儿童医院精心锻造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医护群体,让这支队伍站在了医术创新的起跑线上。
“拥有高科技及完美的医疗品质,是医院赢得患儿家长信赖和称赞的基础。”郑州市儿童医院院长吴文乾说。
许多父母舍近求远,带着患儿来到医院,就是看中了医院精湛的技术,先进的诊疗设备。医院设有“郑州市儿科研究所”、“小儿血液病研究试验室”、“郑州市儿童健康教育基地”、“郑州市变态反应试验室”、“郑州市儿童健康教育基地”、“哮喘防治中心”、 “儿童铅中毒检测点”、“儿童生长发育中心”,拥有适合儿童的最新全身螺旋CT、大型摇控X光机、德国STORZ小儿腹腔镜、中央监护系统、彩色B超、24小时动态脑电图仪、经颅多普勒、超声骨密度仪、微量元素测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超高倍显微分析仪等一流医疗设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保证。
医院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在省内率先聘请院士、博士来院工作,扶持重点专科、加强科研力度,实施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并充分发挥拥有的儿科研究所、变态反应实验室、儿童血液病实验室等科研优势,造就一大批科技拔尖人才、优秀科技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全院900名职工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过半数,他们开展的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手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漏斗胸、脑瘫等骨科手术,脑积水、脑膜膨出等神经外科手术,先天性尿道下裂、肾积水等泌尿外科手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新生儿换血,小儿白血病的诊治,小儿脑瘫的早期、超早期诊断研究,儿童哮喘的诊治技术,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等,居国内先进水平;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十年手术零死亡,达国内先进水平。
构筑人才梯队,造就优秀的专家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每年选派近百名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参加培训。近两年外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近70人来院讲学,传授精湛医技。同时鼓励医护人员提高学历档次,为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科研立项逐年增加,提高了重点专科在儿科界的声望。康复中心、心脏外科专业、小儿泌尿外科技术水平居国内先进,血液科、新生儿科、普外科、呼吸科、核医学科、小儿急救专业居省内领先,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吸引了临近省份的患者。
和谐的保障:透明的规则
“太方便了,省时又省钱!”8月2日上午,洛阳市的王先生带着患了疝气的孩子来到郑州市儿童医院,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天上午给孩子进行了血样检查和胸透,下午就顺利进行了手术,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这就是郑州市儿童医院外科为方便病人就医、手术,专门安排医务人员,对需要做小儿腹股沟疝(俗称疝气)、鞘膜积液、血管瘤、小儿包茎等小手术的病儿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当日入院、当日手术,术后观察24小时内即可出院的“一日手术”。
外科“一日手术”要求,控制门诊单处方金额和住院每床日收费,使门诊人均费用控制在97.66元,住院病人每床日费用控制在290.91元,使儿童就医花费处在市属医院较低水平。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一个“钱”字,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显得日趋紧张。为此,医院做出了门诊病人每日限价收费和住院病人每日限价看病的制度并实行了“一日手术”。制度推行之初,大家都有些担心医院的效益,可实行一年来发现,医院的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不但没减少,还增加了。吴文乾院长告诉记者说,医院虽然减少了病人的支出,但低费用和高治愈率为医院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前来看病的病人多了,医院的收入自然增加了。
这种为保障医患之间的和谐而建立的透明的规则还包括,控制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一是严格依法收费,落实一日清单制和价格公示制;二是加强合理用药的督导,推行临床用药评析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对医师用药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强化临床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制度,避免重复检查,同时加强对大型设备如B超、CT检查阳性率的监控,促进合理检查;四是完善单病种最高限价管理,通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就医费用;五是强化公益意识,对弱势群体实行医疗救助,每年为困难患者减免医疗费用都在100万元以上。
和谐的主体:精细化服务
栾川县一位60多岁的王太太,抱着一岁多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孙子,来到郑州市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拉着专家吴丽的手老泪纵横:救救孩子吧!
王太太的孙子生下来就患了脑瘫,儿子和媳妇互相抱怨离了婚,儿子一气之下出外打工,把患儿丢给了老太太。眼看今后的日子没法过,老太太省吃俭用,豁出一切也要治好孙子的病。
孙子住上院,老太太腿痛,看着她抱着孩子楼上楼下的跑不容易,康复中心医师就主动到病房床头给孩子治疗,用最便宜的药,精心给患儿治病。住院两个月,医护人员又是给孩子送衣服,又是给老太太买饭吃,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孩子话会说了,路会走了,患儿的父母得知年迈的母亲如此奔波给孩子治病,专家又如此关爱自己不幸的孩子,也回心转意复婚了。
采访老太太,老太太特激动,她说:天塌了,是爱心天使替俺给顶住了!没想到恁大的专家,架子却这么小;恁远的医院,心与百姓贴得那么近。
这就是该院推行的精细化服务。
天蓝、粉红、果绿色着装的医护人员,与以《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为内容的巨幅壁画、儿童简笔画画廊、温馨服务提示语、十二生肖雕塑园、彩色家庭病房,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儿童病房服务文化,彰显了爱心,避免了孩子对白色的恐惧,减轻了家长的焦虑和不安。每逢重大节日,医院都要把自己的院徽和卡通人物“康康”、“乐乐”制作成五彩缤纷的小吊旗,和其他装饰品一道装点医院。
将窗口柜台降为合适高度,方便了携带孩子的家长。将所有患者能够接触到的工作台面一律换为木质,避免了水泥和大理石台面的冰冷硬。医院还为患者提供“就医名片”,将专家的坐诊时间、专业特长、联系电话等信息印制名片,方便群众,赢得了更多的忠实患者。
医院十分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每个科室都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分布医院各科的壁挂式健康传媒电视,循环播放医院自己的专题片,传播科普知识。内分泌科常年向社会开展专题健康宣教活动;儿童保健科开设免费家长课堂;康复中心“小儿康复乐园”常年义务为家长提供服务,拉近了医患距离,和谐了医患关系。
医院在着眼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确定了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发展方面;明确了以病人为中心,“感动服务”的服务意识,并通过有效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将职工的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利益追求统一到医院整体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上来,提高了全院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和谐的升华:爱心的阳光
每一位孩子都是家庭的心肝宝贝,郑州市儿童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用自己的爱心守护着一个个生病的小宝贝。
康复中心护士长清晨奔波在寒冷的街头为南方患儿买鲫鱼,心外科护士长轮流为贫困先心患儿熬鸡汤,普外科护士长经常坐在患者床头分忧解难,心外科主任三天三夜不离开危重病人,耳鼻喉科专家一周几次晕倒在手术台上……
靠收废品为生的山东农民黄洪杰生了一对“连体儿”,给孩子分体至少需要10多万元。郑州市儿童医院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合为其免费手术,成功分离。医院职工当天捐款4000多元,社会各界捐款3万多元。
“弹性工作制”,缓解就诊难。医院针对就诊高峰,调整医务人员的上班时间: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B超室24小时应诊,门诊6点50分开始挂号,专家门诊7点应诊持续到晚上10点,午间外科、耳鼻喉科不停诊,功能科脑干测听、肌电图等不停机,医护人员轮流休息;为迎合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儿童保健科心理测量室、脑电生物反馈训练、“3.3.3”学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延期工作时间到晚上8点,高峰时间段,窗口、诊室全部开放。实行弹性工作制,全院职工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为了儿童健康,大家用爱心来支持这项工作
外租房屋,解决住院难。到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30%来自周边地区,且大多病情严重、复杂。因为病床少,患儿长时间住不上院,经过多次论证,院领导决定外租房屋,改建为病区。先后将康复中心、呼吸科病房、新生儿病区搬了出去,扩大床位600多张,使更多的患病儿童得到及时治疗。
送医下乡,解决农民看病难。为解决边远农村儿童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医院持续开展卫生下乡活动,针对河南不同地域的多发病、高发病,组织各专业高素质的“专家义诊服务团”,利用双休日,坚持每年下乡巡回20~30个县。4年来,共组织600多人次的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免费为农民群众开展义诊义检达5万多人次,接受农民群众健康咨询6万多人次,赠送各类卫生科普宣传资料10万余份,有效解决了边远地区农村儿童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
无论是危难的紧急关头,还是年复一年的日常诊疗,“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这家规模并不大、却站在中国医学界高端的医疗机构贯穿流动着。爱心救治河北残疾女童小盼盼、救治山西溶血儿、救助金水区特困儿童、救助超低体重弃婴、为矮小儿沙志军义诊体检、为吉林袖珍女义诊等,医院无偿帮助了很多患者。几年来,该院无偿救助弃婴200多人;近3年,对家庭困难儿童减免医疗费用达100多万元。
郑州市儿童医院将以徐光春书记来院调研时的题词“关注儿童,奉献爱心”、“爱心是根本、医术是基层、管理是关键”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把儿童健康事业做大,把临床医学做强,把医疗技术做精,把医疗服务做好,为保障儿童健康,为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