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07期第1版
 
2008年第107期第2版
 
2008年第107期第3版
 
2008年第107期第4版
 
 

医学成语赏析之——良药苦口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吴延立
 良药苦口:能治病的好药大都味道很苦。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己疾也。”《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惜疾者能甘之。”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一名言,出自古人之口。比喻有些真心劝诫或尖锐的批评,听起来可能不大舒服,但是往往很有益处。“你别在意,老实人说话难听。”不可否认很多直言不讳是坦诚的,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不注意说话的技巧和场所等因素,对听的人而言只是:“苦口”、“逆耳”而不是良药。
 “说话”和“吃药”本无内在的联系,但如果没有“说”的艺术,就好象一个人不论能否吃得下药就认为药到病除一样。不少情况下达不到良好的初衷,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腹内撑船的度量,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明辨是非的睿智。无论同事、朋友、家人还是上下级之间能够真诚相见,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图之下,再能做到讲究交流的方法技巧,运用好“说”的艺术,如同裹上了糖衣的药,定能更顺利地让病人吃得下,医得好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听到“逆耳”之言的人,如果能够接纳其中对自己有益的意见或建议,定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而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其用意,纠正自己不当的言行,甚至打击报复,只能伤害忠言者的良苦用心。更有可能因为自己不明智的行为而造成不良的后果。而那些一味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甚至口蜜腹剑者更是需要用心提防的小人。因为,他们会蒙蔽你的视听,掩盖事实真相,让你错误的行为得不到警示和纠正,而最终伤害的可能会是你自己。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