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07期第1版
 
2008年第107期第2版
 
2008年第107期第3版
 
2008年第107期第4版
 
 

整合资源新跨越 和谐奋进待腾飞——访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岩
 三门峡市卫生学校始创于1987年2月,座落在三门峡西神泉路中段,从1992年到2006年,学校先后被各级政府或部门授予市级花园式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治安模范单位、“五一劳动”奖状、市级“文明校园”、省级“重点中专学校”、省级卫生红旗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同时,还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部门授予“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被国家教育学会命名为全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实验学校。
 春风化雨20载,三门峡市卫生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近日,记者走进三门峡市卫生学校,采访了党总支书记、校长李献国。
抢抓发展机遇 推进新校区建设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何与市场接轨,是时代的要求,是形势发展的要求。这是新形势下教育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课题。
 建校初期,学校占地面积仅有30余亩。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拓展办学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实验大楼,使学校的占地面积增加到60余亩,建筑面积增加了万余平方米,解决和改善了教师办公、学生住宿和实验教学的基础条件,使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礼堂、餐厅、购物超市和浴池等。教学设施齐全,设有解剖、生理、药理、病理、生化、微生物免疫、基护、诊断9个基础实验室和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医学、五官科、护理、推拿按摩7个临床实验室,满足了教学实验的要求。同时,学校还建起了多媒体教室两个、语音室一个、学生专用计算机室两个、教师多功能备课室等。
 一所布局合理,设施完善,高起点、高质量、信息化、生态化、园林化、功能齐全的三门峡市卫生学校,已在豫西大地上熠熠生辉,婉如一颗璀灿的明珠。
扩大办学规模 提高办学质量
 新校的建成和使用,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办学实力,为学校升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巩固中专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拓展办学形式。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制、一校多用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与市场需求对接。经过多年努力,学校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成人大专、本科班;2004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2005年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河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基地,并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农村基层无学历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办学单位;2006年初,郑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又在该校设立了成人大专、本科教学站;4月份,经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该校被定为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三门峡市学习中心;10月份,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意,该校建立了“三门峡市卫生学校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包括保健按摩师、计算机系统操作工、养老护理员等鉴定工作。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学校进一步拓宽办学层次,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形象宣传,畅通就业渠道。20年来,从起步到提高,学校各级领导以及员工,为扩大学校规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到2006年,该校普通中专、“3+2”大专以及与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联办的成人大专、本科等层次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余人,农村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培训700余人。同时,该校举办了保健按摩师培训班、计算机操作员培训班和育婴师培训班,承担起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人员培训等短期培训工作。
培养职业技能 招生就业两旺
 记者在采访时得知,几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16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研究生2名,本科生40名,高级职称25名,中级职称30名。
 20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在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想方设法疏通就业渠道。2006年的毕业生,学校以护士礼仪及技能操作展示活动替代了历年召开毕业典礼的习惯模式,邀请了该市3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到现场观看,全国50多家用人单位到学校参加了人才招聘,为毕业生搭建了一个人才供需平台。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已辐射到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福建、郑州等大中城市,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校长李献国详细向记者介绍了该校的招生情况,今年,该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全面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并及时做好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工作。充分利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系统做好招生服务和管理工作,及时向考生和社会公布了招生计划和招生信息,加强了报名和填写志愿的指导、服务工作及贫困生资助工作,同时,成人教育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着,育婴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正在进行中;该校承接的由扶贫办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雨露计划”,第二阶段培训工作已经结束。
 结束语: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门峡市卫生学校在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他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更高的目标展翅高飞!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