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06期第1版
 
2008年第106期第2版
 
2008年第106期第3版
 
2008年第106期第4版
 
 

别忽视淋巴结肿大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河南省肿瘤研究所        
河南省抗癌协会        程心超
      浅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病,但诊断却较为困难,容易误诊或漏诊。有时把良性误认为是恶性,有时把恶性误认为是良性,结果影响了影响和预后。为此,笔者采访了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李玉富主任医师,他简单地介绍了他对淋巴结肿大诊断和治疗一些体会。
      李玉富主任说,医学上按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将其分为三类:1.良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是大多能找出明确原因,如感染和免疫反应;少数原因不明,如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属良性病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消退。2.恶性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多找不到明确的原因,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进展恶化、引起死亡。3.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淋巴肿大: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均为近年来命名的疾病,易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可以发生恶变。
      李玉富主任医师认为以下原因值得重视:1.病人对淋巴结肿大的警惕性不高,特别是在恶性肿瘤淋巴结肿大而无症状时;2.临床医生诊断思维偏差,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常遵循的诊断思维原则,首先考虑常见病和易治疗的病,因此在遇到浅表淋巴结肿大(即使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时,总是先想到结核和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症,再加上病人常不愿意做淋巴结活组检验,因而误诊、漏诊;3.病人的病状缺乏特异性,又坚决不肯做活组织检验,医生难以确诊。如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血管滤性淋巴结增生症和恶性淋巴瘤等,临床表现有时非常相似,确诊只能靠病理检查。4.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不典型,也容易误诊,漏诊。对于像恶性而病理又未证实的淋巴结肿大,一方面要严密观察,另一方面应抓紧时机再做活检,最好是选择颈部新近迅速出现而且较大的淋巴结,整个切下来送检。
      对于良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果是恶性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可进行化疗和放疗,但反复强化治疗,以免复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