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03期第1版
 
2008年第103期第2版
 
2008年第103期第3版
 
2008年第103期第4版
 
 

名贵中药能保质吗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随着“收藏保值”热,收藏品范围逐渐转向名贵中药。目前,1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10年前生产的仅300余元的安宫牛黄丸竟在网上拍出2万元的“天价”。
  中药真能“保质”不变,长期收藏吗?中医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药在保质期内,且采用了适当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质”。一旦中药质量下降,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无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无价值。
  草本药 草本药物一旦制成了饮片,药效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其保质期不应超过2年。如人参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丢失20%~30%;大黄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就会全部失效。另外,如石斛、麦冬等药材,为了提高药效甚至要用鲜草入药。
  木本药 木本药物的保质期可以长至4年,但研究发现,一些药材的储存时间长了,虽然外观上没有变质现象,但疗效却会降低。例如,当归、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时间一长极易“走油”;薄荷、藿香、紫苏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储存过久后香气散发影响质量,从而降低疗效。
  矿物药 虽然龙骨、灵磁石、硝石等矿物药的分子式较为稳定,但长期存放仍会对药效产生影响,一般保存期不应超过10年。
  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其保质期应按照西药执行,通常不应超过3年。                                                                                                                      (摘自《大众医学》  傅晓东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