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唐先生去年底查出食道癌,切除了3/5的食道,剩余食道与胃进行了缝合。术后前两个月,唐先生发现自己吃饭的时候,总要呛咳,喝水时尤甚。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其气管后壁和胸腔胃前壁之间形成了一个瘘管,食物和水通过瘘口涌入呼吸道,造成吃饭喝水时不停呛咳。由于胃不是一个规则的空腔器官,传统的细直型支架根本没办法将瘘口堵上,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只得在唐先生的气管里放一个支架,避免大块食物落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小的食渣和水却无能为力了。 我院消化内科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唐先生的胃前壁上有一个约0.3厘米×0.4厘米大小的瘘口,透过瘘口可以清楚看到气管里放置的支架。安装支架直接堵住瘘口是最有效的办法,进水进食问题解决,患者的症状就会逐渐好转。对于人体内规则的直线管型腔道,如血管、食管、气管等,如果发生狭窄、堵牢,或是瘘口,医生可以借助器械将紧缩的支架送到病变腔道,随后将支架弹开;在支架的压力作用下,病变的腔道被迫撑开或瘘口堵住,患者的不适症状能立即得到缓解。但是,胃是一个不规则的空腔器官,而且消化食物时胃壁是蠕动的。一般的支架根本没法紧贴在胃壁上,发挥不了作用。 针对唐先生的特殊病情,我们设计出一个特殊支架——裙式支架。这个支架上段平直,下段犹如裙摆。上段平直部分支架放在食管里,下段“裙摆”支架放在胃里,紧贴住胃壁。中间紧紧卡在食管和胃缝合的位置,即吻合口处。支架是医院专门找生产厂家定做的,制作上充分考虑了唐先生的病情。由于上段及腰身段支架需要起到固定支撑作用,金属网格材料要粗一些,排列紧密;裙摆段的金属网格材料则选择得细一点,柔韧性和延展性都较强,排列也相对疏松,以适应胃壁蠕动。由于胃酸的强腐蚀性,瘘口自行愈合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又在支架表面涂了一层膜,直接与瘘口接触,避免了胃酸侵袭,有利于瘘口愈合。 在经过精确定位后,裙式支架成功地放入到唐先生的体内。正常情况下,3~4个月后,瘘口就可以愈合。术后他留院观察了几天,进食正常,未再发生进水进食呛咳现象。目前患者已出院。 (摘自《健康报》 李之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