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是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足底、足趾和手指。近年来,采用穴位阻滞、小针刀切割及火针疗法治疗鸡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太溪穴阻滞法 取穴:内踝尖与跟腱后缘当中之凹陷处。药物:1%利多卡因10~15毫升。方法:常规消毒,以5号注射针头刺入穴位,稍事活动,得气后,将药物缓慢注入。半个月后可酌情重复治疗一次。曾用此法治疗15例鸡眼,治愈12例,其中治疗1次即痊愈5例。 小针刀切割法 在鸡眼硬结旁选点,常规消毒。以45度角刺向鸡眼根部,以1%利多卡因0.5毫升进行局麻。之后,以小针刀沿局麻针入路刺入,直达根部进行切割,将其根部的血管、神经束切断即可出刀。无需缝合,局部消毒后包扎即可。1个月后,如鸡眼尚未脱落,可行第二次治疗。曾以本法治疗鸡眼18例,治愈16例,其中治疗1次即痊愈11例。 火针疗法 以所治鸡眼为中心常规消毒,以1%利多卡因少许,在鸡眼基底部施行局麻。然后以烧红火针对准鸡眼垂直迅速刺入,直到鸡眼基底部。针下有落空感,提示针刺到位,如针感尚不到位,应立即用烧红的火针复重一次。针后以碘伏消毒,以无菌板球覆盖针孔,胶布固定。如3周后仍有压痛,可再进行第二次治疗。曾以此法治疗鸡眼30例,治愈24例,其中治疗1次即痊愈16例。 讨论 临床应用体会,上述三种方法治疗鸡眼效果较其他民间方法要好。太溪穴阻滞法创伤小,无痛苦,费用少,但因一次治愈者少,多在第二次治疗后起效,故需鼓励病人坚持。小针刀法是通过切断供应鸡眼的血管神经束,使其失去营养,从而自然萎缩脱落。其失败病例可能因为没有完全切断基底部血管神经。火针法手术痛苦小,术后局部恢复快,多一次根治,少复发,很受患者欢迎。但要注意,术中要掌握“近、准、速、深”四字要诀,即:“近”,是要求酒精灯放置要与病位靠近,越近越方便操作;“准”,是指穿刺要准确;“速”,是指操作速度要快;“深”,是指穿刺要到位,尽量要有落空感。 (摘自《农村医药报》 董江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