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看病,你是否遇到过“爱搭不理”的情况?有没有被医生的不耐烦“呛到”?记者日前从青岛市卫生局获悉,青岛市将实行的医德考核中,医生说话方式和态度也成为重要的一项参考内容。而根据调查,不少医患纠纷是由“沟通不当”引发的,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青岛市各大医院纷纷制定规划,对医护人员进行“学说话”的培训。 按照要求,医护人员用语需文明规范,服务态度好,无“生、冷、硬、顶、推、拖”现象,加强并善于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及群众的疑问、咨询耐心解答、解释,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一旦医生“不会说话”,患者还可以进行投诉,查实后将在医德考评中“扣分”,并直接影响职称晋升。 而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事实上,青岛市各家医院也已经出台规划,通过各种途径教医务人员“学说话”。“我们医院早就开始对人员进行‘表达培训’。”青岛市立医院韩主任告诉记者,这次借奥运会的契机,医院更是组织了多场大规模的课程,邀请专家现场指教,哪些是医生不能说的,不同场合下应该如何与患者沟通。 (摘自《半岛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