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季 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与信任的,然而,近年来,医患关系却逐步变得纠纷不断甚至紧张对立,如何化解医患之间紧张对立的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大夫赵金廷在工作实践中用三大法宝弹奏出了医患和谐的新乐章。 多听患者说几句、多与患者说几句是赵金廷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法宝之一。2006年夏天,一位左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出现深静脉栓塞,因担心出现肺栓塞这一严重并发症,赵金廷及时与家属沟通,没想到病人的儿子竟恶语伤人。尽管如此,赵金廷在查房时,还是耐心讲解这种病的病因病情,消除患者的恐惧,让患者从心境上给予最好的配合。经过一周的溶栓治疗,患者血栓全部溶解,患者恢复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多亏您了赵大夫,你做的一切让我全家感动,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在以后的康复指导中,赵金廷与患者及其家属渐渐成为了朋友。赵金廷说,在工作中,他会以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用真诚的服务帮助每一位病人,让病人慢慢地相信并接受他。 真心为病人着想是赵金廷的法宝之二。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逐步成为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药品数次降阶,但目前还是超过群众尤其农民的实际支付能力。赵金廷经常对科室医生说,有时一支药的价格比一麻袋的小麦还贵,对患者能用便宜的药,就不用贵的,能满足治疗就行了。很多农村病人喜欢找他这个从未脱离土气的“农家医生”看病,赵金廷说,在门诊他经常看到农村老大爷,干瘪的手捧着干硬的馒头,从几层衣服里摸出皱巴巴的零钞等待看病时,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所以,多为病人着想,让他们把钱花在最需要治病的地方,成为赵金廷工作中坚守的一个原则。 真情感动患者是赵金廷的法宝之三。2001年春节,一位17岁小伙子在燃放鞭炮时被炸伤,整个右手严重毁损,按常规只有行截肢治疗。孩子的父亲看到赵金廷后双膝跪地哭着说:“赵医生,我家就这么一个儿子,你无论如何不能把右手截了,救救我儿子,救救我全家吧……”看着稀烂的右手,赵金廷确实犯难。仔细检查后,他向家属耐心细致讲解:“要保手,只能行全手再造术。”小伙子的父亲很信任地点头说:“我相信你!”简单的几个字,使赵金廷感到了千钧压力。当时赵金廷精心设计,反复论证,与助手很快形成了双足多趾移植再造毁损右手方案。手术经历了26个小时,当赵金廷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手术室时,孩子的父亲早已是泪流满面,再次以最庄重最原始的方式跪在他面前表示感谢。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康复治疗任务更为艰巨,赵金廷索性吃住都在病房,陪伴病人度过了最艰难的一周。经过半年的功能锻炼,小伙子已能从事正常劳动。2007年,小伙子结婚时,专程从老家赶来送喜糖。从此,小伙子无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都热心和赵金廷交流,他成为了小伙子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赵金廷说,他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一样,只是一位默默的耕耘者,一辈子不可能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完善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真正做到真心想着病人,用真诚感动病人,医患之间的冰雪终将融化,医患关系和谐的春天必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