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忠民 今年年初,省卫生厅部署了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全省各医疗单位按照要求积极行动起来,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着力点,从细节入手,广泛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近日,记者深入部分医疗单位进行了采访。 措施得力,群众满意 8月25日,记者来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到该院门诊大厅设立了咨询台,简易门诊,军人、老人急诊窗口,为方便患者,医院还免费提供手推车、开水等服务。 一位门诊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全面服务患者,医院不仅实行了网上预约挂号、电话咨询服务,同时对就医多的诊室实行了双诊、三诊、四诊服务;为减少病人就诊时间,解决“三长一短”现象,各服务窗口人员提前上班、中午加班、下午有病人不下班,医技科室实行弹性排班,不检查完病人不下班;不仅如此,医院还选派14名导医为急诊患者全程服务,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挂号、缴费、取药、做检查等。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一名叫丁慧慧的导医正搀扶着一名骨折患者,前往诊室就诊。 在病区,一位医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以来,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院健全了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同时,成立了病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商丘市工商银行退休干部李学英在给医院的感谢信中写到:“我是一位有二十多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今年住进贵院内分泌病房,在住院期间,贵院优雅、舒适的医疗环境,先进、完备的医疗设施,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科学、严格的管理体制,让我备受感动!医生高超、精湛的医疗技术,护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护理,增强了我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力量……” 完善服务,一切为患者着想 8月25日下午,记者顶着烈日,前往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采访。一进医院,记者感到最明显的是医院环境的变化——院内干净整洁,花坛、草坪把医院映衬的秀美舒适。 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以来,该院把重点工作放在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人文关怀上。一方面加强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在病房开展“给你家的方便”活动,为病人送开水到床头,为病人剪指甲、洗脚、梳头,免费为病人提供纸笔、针线包等一系列活动,最大限度方便病人,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记者在病房采访时,见到来自睢阳区高辛镇的一位患者,该患者告诉记者,到该院最大的感受是医疗技术高,服务态度好,医疗费用低。 该院院长吴森说,“三优一满意”活动开展至今,为了解活动效果,医院发放并收回“患者意见卡”200余份,满意率98%。 感动就在身边 8月27日下午,记者在商丘市中医院采访了解到,“三优一满意”活动开展以来,医患之间发生了很多真情故事。 故事一:7月15日下午4时许,随着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一位电击伤病人被紧急送入商丘市中医院ICU病房。急诊诊断为电击伤,心脏骤停。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ICU主任陶洪夏、护士长陈岚马上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正在休息的ICU其他医护人员知道后也马上赶到病房,全心身地投入到抢救病人的行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间断地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经过ICU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24小时后,病人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该病人痊愈出院时,为表示感谢,饱含真情写下一封感谢信贴在了门诊大厅。 故事二:近日,该院心脑科病房住进一位突发脑梗死的患者李某,在患者无家人陪护,不能自理的情况下,经该院医生的积极救治,李某转危为安。 第二天早上,科主任饶立新和护士长赵修玲闻讯后看望病人并安排人员为李某送来了早餐。后来,大家得知李某家在周口太康县马厂镇,妻子因丧子精神失常,几天前他陪妻子在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看病时突发疾病。考虑到李某的特殊情况,科室研究决定减免病房治疗的一些费用。病情稳定后,医师郑秀琴等人护送患者回到了太康县马厂镇卫生院,继续巩固治疗。卫生院的职工闻听此事后都赞不绝口:“如此周到,真是视病人如亲人啊!”在郑秀琴等人离开卫生院返回时,李某紧紧拉住她的手说:“谢谢商丘市中医院,你们对我的照顾,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太多的真情故事在中医院发生,演绎出一幅幅医患真情的动人画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