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100期第1版
 
2008年第100期第2版
 
2008年第100期第3版
 
2008年第100期第4版
 
 

口服降糖药应择时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有三类,即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作用各具特点,用法也不同。
  1.双胍类: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等,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故该类药物对血糖正常者不起降糖作用,特别适宜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Ⅱ型糖尿病人。这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最好在餐后服用。
  2.磺脲类:包括优降糖、达美康、糖适平等,其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降糖作用,故这类药物只对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Ⅱ型糖尿病人有效。由于它们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而服药时间宜在餐前半小时左右。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延迟和减少肠道对淀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来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对糖耐量异常及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尤其有效,用法是嚼碎后与第一口饭同服,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则疗效会大打折扣。
  此外,口服降糖药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只适用于Ⅱ型糖尿病人;二是同一类降糖药不得联用;三是磺脲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有交叉过敏反应,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应慎用磺脲类降糖药;四是药物治疗必须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相结合。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宋丽华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