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再现新医改方案即将启动的明确信号,医改方案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其产生的千亿增量资金,对医药行业毫无疑问是重大利好。 据了解,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了832亿元资金支持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比上年增加167亿元,资金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新医改强调加大政府投入,其产生的千亿增量资金,对医药行业毫无疑问是重大利好。”武汉国中医药总裁李海林认为。 由于新医改带来的需求得到释放,在当前通货膨胀和经济处于下滑周期的背景下,医药产品的需求相对刚性,优秀的医药企业不仅不会受到经济降温的影响,反而还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从刚刚结束的上市公司半年报可以发现,2008年上半年,当很多行业饱受通胀之苦时,医药行业公司却坐享政策扶持以及通胀带来的好处:在新医改的政策环境下,医疗卫生的潜在需求得到释放;而由于通胀带来的产品价格上涨则带动了医药行业毛利率的提高。 中报显示,2008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44%,化学原料药仍然是各子行业中表现最好的,利润同比增长355.3%,生物制药板块也有突出的表现,受部分公司投资亏损影响,化学药制剂板块的利润增长缓慢。具体到上市公司而言,全部115家公司中,85家公司整体业绩保持了较快增长,占比达74%。 有专家认为,医药行业未来3年乃至5年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新医改虽然步伐临近,但何时最终敲定还是未知之数。历时3年之久的新医改方案为何如此难产?有参与方案制定的学者透露,该方案的出台一再延迟是受制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许多行政机关对有利的职责,如收费权、审批权、采购权等你争我夺,对待利益不大的职责,则互相推诿。 而如今,行政部门的改革将有助于医改的进行。 (摘自《经济视点报》 桑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