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99期第1版
 
2008年第99期第2版
 
2008年第99期第3版
 
2008年第99期第4版
 
 

读懂病人的目光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那天下午,我收完病人征询意见卡回办公室,路过内三病区时,看见远道而来的陕西山阳的那个病人从大厅的椅子上缓缓站起,颤巍巍地走了两步,然后左右张望着。这时有几个家属从他身旁走过,远处护士站两个护士在忙碌着,没有人留意他要干什么。我突然想起自己有一次低血压低血糖发作时,快要虚脱说不出话时也是这样艰难地四处张望,用急切的眼神求助,希望有人赶紧扶我一把。我读懂了他的眼神,他在求助!我快步走了过去,一把扶住他:“我来扶你!”他感激地看了看我,缓慢地点了点头。
    他是一个脑血管病病人,言语不清,行动不便但生活可以自理,现在在我们医院主要进行康复治疗,恢复得还是挺不错的。刚才可能是坐的时间长了,腿脚有点麻木,站起来后一下子不适应,才出现了这种情况。我把他搀进病房,扶他坐下,问他:“您怎么样了?不要紧吧?”他摇了摇头,嘴角咧了咧,含混不清地说:“没——事,谢——谢——!”我正在叮咛他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刚好护士长追随而来,我又嘱咐她给病人量个血压,多加注意,才放心地走了。
    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生理障碍,或是行动不便,或是理解障碍,或是语言障碍等。这就对我们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与病人语言交流,还要仔细检查,更要仔细观察,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病理特征,甚至是病人的眼神神态,这样才能更深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的心情,准确对症处理,解决病人的症状,去除病人的病痛,让病人早一日康复。
    走近病人的身边,用心呵护;读懂病人的眼神,用心理解,我们的医务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我们和我们的患者一定会心心相连,鱼水情深,我们的医患关系就会更和谐,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和谐。      (灵宝市第三人民医院  彭艳梅)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