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98期第1版
 
2008年第98期第2版
 
2008年第98期第3版
 
2008年第98期第4版
 
 

大力实施“三名”战略 努力实现医院新跨越——安阳市中医院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纪实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高学平  谢文松
    安阳市中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河南省建院最早、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为完善的中医院之一,是全国示范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和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并相继荣获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廉医、诚信、为民、和谐医院”、河南省卫生系统医院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河南省中医系统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近几年来,该院通过大力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上做文章,以培养名医为基础,以创建名科为平台,以打造名院为目标,极大地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了医院向着特色突出、医疗环境好、服务质量高、品牌影响大的方向阔步前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跨越。
    突出德才兼备,树真正名医,为“三名”战略夯实人才基础
    “‘三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名医、名科建设是关键和前提。没有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言之,名科、名院是促成名医的沃土与源泉。安阳市中医院多年来迅猛发展的事实,充分佐证了我们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所带来的成果”。谈及“三名”战略,该院院长闫清海如是说。
    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学历偏低,重实践、轻理论,是一个共性问题,也是制约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瓶颈”。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医务人员团队,安阳市中医院在人才培养上采取“四路并进”:即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进修相结合,传统技能培训与学习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立足院内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
    2000年,该院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办研究生班,使29名中青年医技骨干取得了研究生学历。十多年来,该院每年都要选派十余名医务骨干到国内知名医院学习进修,今年,又选派2名科主任到加拿大医院进修深造。医院大力支持医技骨干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会,以及时获取最新的医技信息。同时,该院每年组织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多次。目前,该院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医务人员总数的96%以上,研究生学历者达50余人。通过多策并举,医院打造了一支中医继承型、中西医复合型、科研开发型的优秀医技人员团队,极大地促进了医技水平的提高和服务功能的完善。
    先做好人,后做名医。多年来,该院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三名”建设的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医务人员正确认识名医的成长途径:“一流疗效推名医”。名医不等同于高学历、高职称,仅靠培养和宣传成不了名医,急功近利成不了名医。只有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和善于创新才是名医成长的根本途径。从而在全院形成了埋头临床、潜心钻研技术、诚信待患的浓厚氛围。同时,该院规定从业务院长到科主任一律定期坐诊,并且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人才观,对临床一线表现突出的医务骨干及时委以重任、授以实权,为他们快速成才创造宽松环境。通过多年努力,该院的名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该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达80多人,中级职称人员160多人,拥有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河南省中医继承人1人,河南省“112工程”人才3人,安阳市市管优秀专家3人,安阳市优秀医师7人。
    突出中医特色,创优势名科,在规模效益上做足文章
    闫清海院长认为在“三名”建设工程中,应始终把弘扬中医特色、突出中医优势放在首位,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导医务人员认识到:离开中医特色、中医优势去实施“三名”战略,只会在与综合性西医院的比拼中优势丧尽。要坚持在传承和创新上做足文章,突出中医特色和发挥中医优势,不断挖掘、丰富中医治疗项目,以一流技术创一流名科,树一流名院。
    多年来,安阳市中医院坚持以继承促创新,以创新求发展,突出了“继承中医特色专科,创新中西医结合优势专科,发展现代科技含量高的外科系列”的路子。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该院已由一家中医专科医院快速发展成为一家有22个病区、40余个专科专病,医疗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到2007年底,该院已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跻身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2个,市级医疗中心2个。同时,该院出台激励措施支持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科研。近年来,有十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奖励,有5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期刊上发表。并且圆满完成了国家中管局下达的科研课题。
    该院儿科是继承与创新完美结合的支柱专科之一。儿科历史悠久,以中药散剂“简、便、验、廉”在豫北及周边地区享有极好的口碑。经过几代专家不懈努力,现已由当初的16种散剂发展到80余种散剂,成为医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打药物,日接诊患儿达500余人次。2007年,儿科成功创建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后,又成功跻身全国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此外,该院的中医外科、正骨康复科、风湿科、肛肠科都以浓厚的中医特色疗法受到广大患者推崇。该院已成功跻身省级重点中医专科的心内科和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的消化内科、脑血管科,在中西结结合、多优势互补上做文章,不断挖掘中医特色病种,集药物治疗、针灸、膏药贴敷、推拿按摩、康复锻炼于一体,以治疗手段丰富、整体费用低、疗效好受到广大患者好评。目前该院市级以上重点专科收治病人数占总床位数的70%左右,床位使用率常年保持100%左右。
    安阳市中医院在实施“三名”战略中,结合医院实际又联动实施了“名药”战略。多年来,该院的中草药和院内制剂,始终坚持以地道药材、遵古炮制、科学生产、疗效可靠取信于患者,多次在全省中药竞赛中名列前茅。该院生产的108种制剂已全部通过河南省药监局批准。多年来,该院中药房一直被安阳市卫生局命名为“放心药房”。2007年,该院院内制剂产值达700余万元。
    突出形象建设,树名院品牌,锻造医院多层次软实力
    医院好不好,患者说了算。区域知名度、群众信任度和社会美誉度是知名品牌医院的三大要素,概括起来就是要有一流的口碑。在具体做法上,该院一是培育优势专科专病,打造“院有专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病有专药”的特色鲜明的中医院。目前,该院的儿科、皮肤疮疡科、正骨康复科、针灸科、气管炎专科、失眠科、风湿科、妇科、耳鼻喉科等都以中药物和中医治疗方法在安阳市独树一帜。二是狠抓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医护服务核心制度。自2005年以来,该院把“三基三严”训练贯穿于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全过程,对45岁以下未取得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参加两次医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考核),外出进修人员回院后举办一次学术讲座,在安阳市举办的历次医护基本技能竞赛中,该院成绩均名列安阳市医疗系统前茅。从2006年以来,该院进一步完善了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和下社区、农村义诊和举办健康讲座活动制度,以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护服务让患者满意。三是以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打造诚信医院。几年来,该院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一直低于安阳市市直医院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由于对医保、新农合病人管理规范到位,综合考评得分获安阳市市直医院第一名。四是打造特色文化,提升服务理念。近年来,该院坚持以文化建设和人性化管理作为医院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线,集全院之智,提炼推出了“关爱健康、诚信服务”的院旨和“仁爱、敬业、团结、奉献”的中医院精神。创办了院报,面向社会征集了院徽、院歌,创建了文化建设长廊和健康教育长廊。在门诊大厅敬展了历代中医大师和医院创始人的肖像,营造了浓厚的中医特色氛围。该院把院长提出的“诊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作为院训,外树形象,提高医院名名度、美誉度;内强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培育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医护团队。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院品牌形象得到树立,人民群众口碑良好,患者满意度不断攀升,荣获国家省市多项殊荣,闫清海院长荣膺河南省医院优秀院长称号。在2005年-2007年连续三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该院连续被评为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综合考评得分保持河南省三甲中医院前三名。
    “三名”战略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安阳市中医院的竞争实力、品牌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进入新世纪,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扩张规模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内在要求。2003年,当安阳市委机关搬迁至东区新址后,市内几家实力雄厚的单位争相购买原市委机关大院,但市委、市政府坚持社会效益、人民群众利益第一的大方针,支持中医事业发展,慎重权衡,最终以特优惠价将该大院整体转让给安阳市中医院,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该院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医院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坚实的基础,这一举措有力地佐证了“有影响才能有机遇”的竞争法则。近五年来,安阳市中医院门诊、住院病人数年均增长15%以上。2007年,该院门诊病人达43.7万人次,出院病人达1.2万人次,业务收入近亿元,结出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丰硕成果。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