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接个电话。”中午午休时间,记者在南医大二附院东院产科发现,护士长褚志萍的手机不停地响,大多数都是孕妇的咨询电话。
褚志萍的手机24小时开着,一年至少接受2万个患者的电话咨询,而每月的电话费都是自己掏钱,同时,每晚她还要在网上义务咨询2~3小时。有这样一个细节,有次褚志萍的手机忘在了家里,等两个小时后她回家,发现手机上竟有47个未接电话。
对于每个电话,褚志萍都力求做到有问必答,如果当时很忙,她也会让咨询者等一会再打来,还特别嘱咐不要发短信,担心因收不到信息而误事。“这些问题对我可能很简单,但可能会让孕妇焦虑多日。”
利用业余时间提供医疗咨询,她已经坚持了4年。每次到社区为孕产妇开展健康讲座,她都会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只想帮助你们,不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获悉,在该院妇产科,主动给患者留下电话的不只她一人,妇产科主任、留美医学博士应小燕在看完病后,也习惯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在病人的病历本上。应小燕说,在欧美发达国家,医生都会将电话留给患者,由秘书记下患者的询问,医生再统一回答。而国内的医疗咨询服务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我们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应教授说。
(摘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