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小儿双肾结石引起肾衰 郑大一附院血液净化抢救成功 |
|
本报讯(通讯员 高思敏 时仲省)辉县市6个月的张姓患儿,连续4天没有尿,当地医院诊断为十分罕见的双肾结石。8月10日来到郑州大学一附院,经过该院血液净化中心精心救治,患儿获得新生。 小儿外科检查,该患儿肾脏毒素严重超标,由于长期无尿,其体内钾离子浓度高达每升6.9毫摩尔,随时有心脏停跳的危险,在外院曾进行腹膜透析,但病情不见好转。于是他们与血液净化中心联系,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抢救。 如此小龄患儿进行血液透析难度非常大,首先是要在小儿细小的股静脉内置入相对较粗的双腔静脉导管。血液净化中心医师经数度穿刺右侧股静脉置管未能成功,外科医生进行了切开插管,历经7个小时,也未获成功,只得又返回病房。患儿病情在继续恶化,家长和医生焦急万分。 8月11日,血液净化中心技术顾问李素珍副主任护师通知小儿外科二次将患儿送到血液净化中心。她凭着20多年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技术,细心为张姓患儿进行左侧股静脉穿刺,以股动脉的微弱跳动寻找到股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立即置管进行了透析。经过三天三次透析治疗,患儿目前不但排除了生命威胁,而且已能自主排尿,情况恢复良好。 据该中心主任、河南省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显国教授介绍,近一个多月来,来这里进行血液透析的婴幼儿就有23例,年龄在5个月至15个月之间。其中小儿内科11例,小儿外科12例,以肾结石和药毒物、食物中毒为多。 赵显国教授说,小儿血液透析比成人难度明显加大,一是小儿血管纤细,建立血管通路较难,需要有丰富经验和精湛的穿刺置管技术;二是婴幼儿血容量少,必须事先备好血浆、红细胞,以保持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容量平衡,以免发生意外。尤其是开始和结束时更需要特别精心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