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94期第1版
 
2008年第二期第2版
 
2008年第94期第3版
 
2008年第94期第4版
 
 

中医巧治老人眩晕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眩即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而忧郁恼怒,疏泄失常,气郁化火,上扰清窍,易发为眩晕。
      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耳鸣,面色红赤,血压偏高,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方药:天麻、、桅子、黄芩、川牛膝、杜仲各10克,钩藤、夜交藤、夏枯草各15克,决明子30克,水煎2次,混合所煎药液,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无痰不作眩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脾胃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令人眩晕。
      临床表现:眩晕,头重,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
      方药:半夏、陈皮、天麻、甘草各10克,白术、泽泻各15克,茯苓20克,牡蛎30克,水煎2次,混合所煎药液,早晚2次分服,每日l剂。
无虚不作眩
      由于思虑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虚、血虚,脑失濡养,发为眩晕。
      临床表现: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身倦。
      方药:黄芪、党参、炒枣仁各20克,茯苓、当归、桂圆肉各15克,远志、白术、木香、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水煎2次,混合所煎药液,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提示:一旦发生眩晕,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辨证施治,选取适当方药,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一般服药5~7剂即可显效。在治疗的同时,饮食宜富于营养、新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居室宜安静,光线暗淡,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发病和减轻发作十分重要。
                                         (摘自《家庭保健报》  晓华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