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曾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拿着医院的化验单或医生的处方,左看右看,就是看不明白。原因不是医生写的字潦草,似天书难以辨认,就是医生的表述全是医学术语,外行人难以读懂。 医生的告知患者听不明白,看不明白,医患双方怎么能正常沟通?因此产生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医疗告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以便互相配合,顺利完成看病、治病、康复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让人家听明白、看明白呢? 要变医学术语告知为通俗的白话告知,医院的告知板、告知书要重新制作,医生的诊断要用大白话书写。这可能要费点劲,因为要改变医生多年形成的书写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当年在学校学习时老师教的是医学术语,参加工作后临床使用的是医学术语,现在要一下子改变为通俗的大白话,等于要医生将古汉语翻译成白话文,这就有一个重新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而且一个人的表述习惯一旦形成,也确实有点难改变。但这个困难和医患关系的紧张相比,和因此而产生的纠纷相比,和善后处理的劳心费神、花钱费力相比,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摘自《健康报》 林德馨文)
|